[实用新型]外转子引出线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8055.5 | 申请日: | 200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孔万敏;黄世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森 |
主分类号: | H02K3/00 | 分类号: | H02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5 浙江省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引出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零配件,具体说是一种和引出线密封性好且具有止退功能的外转子引出线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暖通、制冷及建筑服务行业,人们逐步采用外转子电机代替内转子电机,从而节省空间、减少能耗、降低噪音,外转子电机逐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而电机需要通过外转子连接引出线产生其一部分使用功能,引出线外侧套有出线护套,而引出线在和外转子连接时,会因为在工作时,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出线护套产生位移,这样就可能导致电机短路,进而损害电机;还有由于引出线护套和引出线套接时,接触处会因为引出线的小幅度弯折而产生缝隙,这样外面的灰尘和水分就容易进入引出线护套内,进而降低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有外力作用时,会导致引出线护套产生位移,进而导致电机短路,烧坏电机;当引出线小幅度弯折时,引出线护套和引出线的接触处会产生缝隙,导致灰尘和水分进入引出线护套内,降低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有外力作用时,会导致引出线护套产生位移,进而导致电机短路,烧坏电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外力作用是具有止退作用的外转子引出线护套。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当引出线小幅度弯折时,引出线护套和引出线的接触处会产生缝隙,导致灰尘和水分进入引出线护套内,降低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引出线小幅度弯折时,引出线护套和引出线接触处密封性良好的外转子引出线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外转子引出线护套,有一护套本体,包括进线端口和出线端口,进线端口带有护套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肩内侧下方设有弹力凸,出线端口内侧设有收紧口。该护套本体采用的材料为橡胶,橡胶具有很好的摩擦性能。它在护套本体的护套肩的内侧设置弹力凸,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产生位移,具有止退作用,而出线端口内侧的收紧口,在通过护套的引出线小幅度弯折时,和护套本体接触处不会产生缝隙,密封性好,起到防灰、防尘的作用,提高了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
作为优选,所述的护套肩下侧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朝向与弹力凸朝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在外力作用时,能更好起到止退作用,同时凹槽的设立可以减少一部分材料,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线端口直径小于进线端口直径。出线端口这种紧缩性的设计能加强护套本体和引出线接触处的密封性,更好地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护套本体成圆台型。为了匹配与之连接的外转子风机端盖。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弹力凸和收紧口的设置,使其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具有止退作用,能很好地防止护套因外力作用产生位移;
2、密封性好,具有防尘、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本外转子因出线护套,有一护套本体1,该护套本体1成圆台型,包括进线端口2和出线端口3,进线端口2带有护套肩4,该护套肩4外侧为斜面型,所述的护套肩4内侧下方设有弹力凸5,该弹力凸5在引出线护套受外力作用时,起主要的止退作用;出线端口3内侧设有收紧口6,同时,所述的出线端口3直径小于进线端口2直径,这种紧缩性的设计能加强护套本体和引出线接触处的密封性,更好地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其中,所述护套肩4下侧设有一个凹槽7,该凹槽7朝向与弹力凸5朝向一致。这样,在引出线护套受力时,使该护套肩更容易向内弯折,加紧引出线和因出线护套之间的摩擦力,能更好起到止退作用,同时凹槽的设立可以减少一部分材料,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森,未经陈学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流模块机箱
- 下一篇:用于12极永磁潜油电机的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