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6761.6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泰;李锦宙;刘政嵘;林建宇;胡盈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机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输入模组而组装壳体的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装置的使用,早已遍及各个年龄层的使用者,其中尤以笔记本电脑的应用性最为广泛。面对目前专业分工的高度竞争时代,不论笔记本电脑在硬体的设计、制造、或是组装,都必须朝向降低成本的共同目标不断地创新研究,以期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笔记本电脑的组装过程中,其主机壳体是通过多个卡扣结构与锁固件组装而成,由于需将其中的每个构件逐一且逐次地组装,因而其繁杂的组装工序大大将低了主机结构的组装效率,同时还增加了笔记本电脑的组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机结构,以简化组装工艺并降低组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机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输入模组。第一壳体具有一底部与位于底部上的多个第一结合部。输入模组组装至第二壳体,且具有多个第二结合部。这些第二结合部沿着第一结合部移动并结合,以使第二壳体组装至第一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入模组包括一支架、多个按键以及一触控板。支架组装至第二壳体,且支架具有上述的第二结合部。按键与触控板组装在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结合部为立设在底部上的多个卡勾,而该第二结合部为从上述的支架延伸的多个侧翼。这些侧翼沿着这些卡勾滑移并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壳体还具有多个第三结合部,位于底部的相对两侧。第二壳体具有多个第四结合部,对应于第三结合部。第四结合部沿着第三结合部滑移并结合,以使第二壳体组装至第一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结构还包括多个锁固件,而第二壳体具有多个凸柱,这些凸柱抵靠在第一壳体的底部。锁固件锁入凸柱,并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在一起。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结构通过将输入模组先行组装至第二壳体,再以输入模组上的第二结合部沿着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结合部滑移并结合,而达到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的目的。此举有效地缩短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的各个构件需逐一进行组装的繁杂程序,让组装工艺得以简化并进而降低组装成本。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主机结构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输入模组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第二壳体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主机结构; 110-第一壳体;
112-底部; 114-第一结合部;
114a-卡勾; 116-第三结合部;
118-开孔; 120-第二壳体;
122-第四结合部; 124-凸柱;
130-输入模组; 132-第二结合部;
134-支架; 136-按键;
138-触控板; 140-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主机结构的部分构件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结构100适用于一笔记本电脑,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主机结构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一第二壳体120以及一输入模组130。第一壳体110具有一底部112与位于底部112上的多个第一结合部114。输入模组130组装至第二壳体120,且输入模组130具有多个第二结合部132。通过第二结合部132沿着第一结合部114移动并结合,以使第二壳体120组装至第一壳体110。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入模组130先行组装至第二壳体120,并利用输入模组130上的第二结合部132沿着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结合部114滑移并结合,以达到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的目的。此举有效地简化主机结构100的组装工艺,让原本需将构件逐一组装的工艺能由此缩短,而降低组装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注站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尘电脑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