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66210.X | 申请日: | 200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晃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2/24 | 分类号: | A62C2/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防火侦测装置有关,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结构与空间型态特殊创新的一种防火棒结构,可以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彻底执行其侦测功能者。
背景技术
现有所知的防火闸门,其目的在于当火灾发生时,可以适时地将室内空气流通的通道予以阻隔或开放,可以快速地将浓烟排出,或是将浓烟阻隔于一定空间之中,以避免浓烟在室内流窜,可以有效地将灾害降至最低;而,防火闸门所具有的复数挡板则是受一侦测装置的控制,通过该侦测装置感受到室内温度的变化时,会立即启动驱动装置以带动其复数挡板开启或闭合作动,因此,该侦测装置感应的灵敏度非常重要!现有常见的侦测装置不论是电子式微动开关或是机械结构的融断片等都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在一般较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常因为空气偏酸性或是偏碱性,都会造成其侦测装置产生腐蚀或是锈蚀,而影响侦测装置的感应度,万一因此而导致防火闸门的启闭动作有所延迟,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火棒结构,主要是装设在防火闸门的预定部位,提供侦测功能,能于必要时令驱动装置启动运作;该防火棒结构整体是以塑料材质制成,主要包括:
棒管本体,具有贯通本体前后的中心孔,本体前端设有第一组接部,本体后端则设有第二组接部;
第一锁持件,前端具有穿孔,后端则向内凹设圆孔,得以与该棒管本体相套合,于其圆孔内并配合该棒管本体其第一组接部而设有接合部;
轴管件,容置于该棒管本体其中心孔内部,该轴管件的后端一段伸出于该棒管本体其中心孔后端外部,轴管件的前端设第三组接部以及内凹长孔;
感测件,于其前端设第四组接部,可以与该棒管本体其第二组接部相配合组接,该感测件的中心并设有内凹孔,供该轴管件伸出于该棒管本体中心孔外部的该段得以插入组设;
第二锁持件,中心设有贯穿孔,于其后端亦设有螺接部,可以与该轴管件其第三组接部相配合组接;
第一弹性件,容置于该轴管件其内凹长孔内;
作动杆,其后端设呈具有较大圆径的扩大段,而得以伸入于该轴管件其内凹长孔中并抵持着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作动杆的前端则穿过该第二锁持件其贯穿孔,并伸出于第一锁持件其穿孔的外侧;
第二弹性件,穿套于该作动杆的前端并容置于该棒管本体的中心孔内,而其二端则分别抵持着第一锁持件的内部与第二锁持件的外部;
据以当该感测件受热融溶后失去对该轴管件的限挡作用,因而得以连动该作动杆移位,解除其对前述防火闸门驱动装置的顶持作用,使于防火闸门内的复数个挡板得以旋转呈开启或闭合防火闸门的状态,提供更迅速确实的防火、防烟以及排烟的功效。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火棒结构与驱动装置组合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防火棒与驱动装置的组合安装于防火闸门上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棒管本体;11、中心孔;12、第一组接部;13、第二组接部;14、排气孔洞;2、第一锁持件;21、纵向牙纹;22、穿孔;23、圆孔;24、接合部;3、轴管件;31、小径段;32、内凹长孔;33、第三组接部;34、O形环;4、感测件;41、第四组接部;42、内凹孔;43、平面部;5、第二锁持件;51、贯穿孔;52、螺接部;53、凹面部;6、第一弹性件;7、作动杆;71、扩大段;72、前端;73、肩部;8、第二弹性件;9、防火闸门;91、门框;92、挡板;93、驱动装置;94、限位板片;95、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晃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晃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