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辅助变流柜的过压抑制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6208.2 | 申请日: | 200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王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辅助 变流柜 压抑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压抑制保护,尤其涉及一种机车辅助变流柜的过压抑制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HXD2机车辅助变流柜的主电路中,采用DC-DC-AC的电路变换模式得到三相交流输出。其输入电源DC1800V取自机车上主变流器的中间电路,经过降压斩波器、中间电路的平波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滤波处理,得到稳定的中间电压DC540V,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机车运行状况复杂,极有可能造成输出的中间电压DC540V发生电压上升的不稳定状况,当输出的中间电压过大时,易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当输出电压超出一定范围时,要对输出的中间电压DC540V进行过压抑制,实现对中间电路的过压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抑制过压抑制保护装置,用于对辅助变流柜中间电路进行过压抑制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机车辅助变流柜的过压抑制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过压抑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的机车辅助变流柜的中间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的机车辅助变流柜的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从所述的外部控制系统接收外部触发信号,所述的外部触发信号驱动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抑制所述中间电路的电压;
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从所述的中间电路获取的中间电路电压,判断所述中间电路电压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输出内部触发信号,所述的内部触发信号驱动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抑制所述中间电路的电压。从而对机车辅助变流柜的中间电路的电压进行抑制,实现对辅助变流柜的过电压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保护装置逻辑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保护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压抑制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6为驱动控制板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驱动控制电路与外部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此,本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施例,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机车辅助变流柜过压抑制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过压抑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过压抑制电路分别与机车辅助变流柜的中间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相连接;驱动控制电路与机车辅助变流柜的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接;驱动控制电路从外部控制系统接收外部触发信号,外部触发信号驱动过压抑制电路抑制中间电路的电压;驱动控制电路从中间电路获取的中间电路电压,判断中间电路电压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输出内部触发信号,内部触发信号驱动过压抑制电路抑制中间电路的电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逻辑框图。本实用新型机车辅助变流柜的过压抑制保护装置10,包括过压抑制电路101和驱动控制电路102,驱动控制电路通过连接端子K、G连接到过压抑制电路10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102包括:连接器1023,连接所述的机车辅助变流柜的外部控制系统20;外部触发电路部分1022,连接连接器1023,将触发脉冲信号转化为触发电压;内部触发电路部分1021,连接辅助变流柜的中间电路,中间电路电压大于设定阈值时,进行电容储能放电,产生触发电压;连接端子K、G,将驱动控制电路102连接到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101;过压抑制电路101,接收到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102发送的触发电压时,对辅助变流柜的中间电路进行过压抑制保护。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其中,201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抑制保护装置,202为过压抑制电路101的电路原理图,包括稳压二极管V1、晶闸管V2、解耦电容C1、抑制电抗器L1,本实施例中采用晶闸管做为抑制电压元件。过压抑制电路的两端连接被保护的中间电路;203为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HT端连接到过压抑制电路101的解耦电容的+极,K端、G端分别连接到过压抑制电路101的晶闸管V1的阴极K和控制极G。
图3为驱动控制电路102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外部触发电路部分1022包括,稳压电路301、脉冲变压器302、滤波电路303;内部触发电路部分1021包括,稳压二极管V10和低电压复位BOD电路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