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湿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6025.0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航;陆天友;魏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航;陆天友;魏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湿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尤其是包括装配式填料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单元的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湿地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工程越来越多。人工湿地主要由湿地植物、填料、微生物三部分组成,湿地通过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但是,湿地系统运行时间久了就容易堵塞,造成处理效率下降,出水水质不理想。若不及时处理就会使整个湿地系统趋于瘫痪,无法实现污水的净化作用。一般湿地系统采用改变进水方式、改变填料级配等方法来延缓湿地系统的堵塞,但其效果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湿地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一般湿地系统易堵塞、更换不方便等问题,所提供的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湿地系统的堵塞,还可以根据进水水质不同调节湿地单元的填料组分,而且,在发生堵塞时也能及时更换堵塞部分而不影响其他湿地单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包括调节池、预沉淀处理池、蠕动泵和至少一个湿地单元,调节池连接污水排出管,调节池、预沉淀处理池、蠕动泵、进水阀、湿地单元之间经过管道依次相连,集水管与湿地单元的出水口相接;所述的湿地单元为装配式填料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单元: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围容器和置于其中的五个结构层,外围容器中自上而下依次为渗水基质组成的种植层、布水层、填料层、渗滤层、集水层。
前述调节池的进水处设有中格栅;中格栅的栅条间隔为10~40mm。
前述预沉淀处理池的前段设有细筛;细筛的孔径为1.6mm。
相邻两个湿地单元之间用卡箍固定,更换时只需将卡箍松开,通过吊装安装即可,对其他部分的处理没有影响,保证了维护期间湿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预沉淀处理池的底部设有1%~2%的坡度;坡底端设有污泥收集槽,槽底部设有排泥管和阀门。
为了使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其维护更加简便、省时、省力,设计人在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之前,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
1、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具有无表面水、占地面积小、使用率高、维护方便等特点。
2、为了易于调整,将潜流湿地分为若干个区,通过衔接使之构成一个整体,分区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湿地植物的病虫害。
3、分区以后,能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更换分区单元,使得湿地管理更加方便。
4、装配式填料人工湿地主要是针对小区生活污水及度假村生活污水。由于这些污水水量变化大,分区后可根据进水水量调整运行的湿地单元个数。
5、由于长期运行,湿地系统难免发生堵塞,装配式填料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堵塞情况更换堵塞部分,且装配式更换较为简便,对湿地运行的影响较小、易于实施。
6、湿地的分区单元可预先在工厂制作,根据湿地规模进行现场安装,安装工期短,有利于湿地系统的运行。
7、发生堵塞被更换的单元可以通过维修进行重复利用,无浪费现象。
以下是设计人确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要试验研究过程:
1、工艺流程
试验工艺为预沉淀处理池+人工潜流湿地,即:进水→调节池→预沉淀处理池→水泵→人工潜流湿地→出水
2、处理对象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配式填料人工潜流湿地的处理对象主要为居民生活小区以及度假村等小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居民小区及度假村的生活污水具有水质变化大、水量不稳定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移动拼装式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水量调整拼装的单元数来进行调整,避免了设计与实际处理量之间的矛盾。移动式可以根据不同地点的需要进行调整,具有简便快捷且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3、进水水质
由于不同的度假村、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浓度不一致,因此实验处理进水水质参照一般生活污水水质。一般生活污水的基本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单位为mg/L)。
表1一般生活污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航;陆天友;魏琛,未经何航;陆天友;魏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