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的舱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5681.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兵;陈发平;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郭晓桂 |
地址: | 51038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的舱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隔住舱与走廊的船舶舱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造船领域中,凡是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出于安全考虑,其制造必须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所规定的要求。其中规定对于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走廊与住舱之间,要求采用完整的B-15级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分隔。由于客船的特殊性,居住区走廊与住舱基本上是用独立围壁板分隔的,为满足上述规范的要求,现在一般有以下两种做法:
做法1:如图1,采用B-15级独立围壁板和住舱B-15级天花板。B-15级独立围壁板与B-15级天花板构成完整连续的B-15级防火分隔,B-15级独立围壁板仅延伸到天花处。
做法2:如图2,采用B-15级独立围壁板延伸到上层甲板。B-15级独立围壁板延伸到上层甲板的下表面,与钢甲板形成完整的B-15级防火分隔。由于有大的主干电缆及管路通过此独立围壁板,设计时需要将此壁板的天花上面部分做成断开的接长板,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裁割、开孔拼装。
由于现代造船的时间、技术等要求,上述的现有做法仍存在有不足之处。
做法1采用B-15级的天花板,其厚度至少为50mm,有的甚至为75mm,如带凹槽天花板,这无疑会带来天花以上空间的减少,从而使管路及电缆的布置困难,而且天花板的面积庞大,会带来空船重量的增加。
做法2中,安装在天花上部的B-15级独立围壁板,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如大的电缆托架,管子的大小来裁割成不规则板进行拼装;对于通过的小的水管、电缆等,在围壁板安装好以后再开孔,现场拉放;由于复合岩棉板的强度不够,对于通过的电缆及管路需要设置托架或托码。这样不仅增加了大量的现场工作量,而且影响了造船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较轻,管路布置简单,施工时工作量较小的船舶舱壁结构。
一种船舶的舱壁结构,包括安装在住舱与走廊之间的独立围壁板,甲板下方装有天花板,独立围壁板延伸到天花板处,甲板有向下延伸的钢板与独立围壁板相对,在独立围壁板与钢板间隙处塞有防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独立围壁板所对应的甲板处,留有钢板,由于甲板在地面加工的时候,就按照钢板的位置及规格,将该钢板安装,使舱壁施工工序前移,对劳动工作量进行了有效的分解,使高处作业在低处即可完成,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另外,采用钢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岩棉板等防火材料,钢板的强度远大于复合岩棉板等防火材料,对于通过的电缆及管路无需设置托架或托码,有利于管路的布置安装,并且钢板的质量远轻于同级防火隔离材料,与现在技术中采用B-15级独立围壁板和住舱B-15级天花板相比,采用本方案,用B-15级独立围壁板和住舱B-0级天花板,在同样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空船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船舶的舱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船舶的舱壁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船舶的舱壁结构,如图1和图2,包括安装在住舱与走廊之间的独立围壁板1,甲板3下方装有天花板2,独立围壁板1延伸到天花板2处,甲板3有向下延伸的钢板4与独立围壁板1相对,在独立围壁板1与钢板4间隙6处塞有防火材料5。
在天花板2的上部,由钢板4代替复合岩棉板,钢板的强度远优于现有技术中防火隔离材料,对于通过的电缆及管路无需设置托架或托码,使其布置安装更为方便可靠;同时,在地面加工甲板3时,按照钢板4的位置及规格,对钢板进行安装和加工,使舱壁的施工工序前移,对劳动工作量进行了有效的分解,使高处作业在低处即可完成,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另外,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B-15级独立围壁板和住舱B-15级天花板相比,本方案用B-15级独立围壁板与B-0级天花板防火材料,在同样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钢板的质量远轻于B-15防火材料的质量,大大减轻了空船质量。为了起到更为可靠的防火隔离效果,钢板4与独立围壁板1构成的间隙处,有防火材料5进行封堵,一般采用的防火材料为陶瓷棉。在预装时,钢板的位置不能偏离B-15级独立围壁板的距离太大,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便包覆陶瓷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动力拖船系统
- 下一篇:可折叠物件的铰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