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凹版圆网同步印刷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65665.X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壹晨纸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1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凹版 同步 印刷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网印机和凹印机是属于不同的机械装置,两者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但对于印刷行业来讲两者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不同印刷要求所不可或缺的装置。
市场上现有的网印机,结构复杂,体积大且笨重,大多采用人工转动旋台或者转动网板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的,速度慢,功率低,在印刷生产时需要大量的人员不断的将待印的工件和已经印制好的工件来会搬动,造成人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凹印机同样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问题,而且只能适用于粘度很低的油墨,而用于印刷装饰性图案的UV油墨粘度则非常高,会造成刮墨不清,油墨粘附在印辊的两端,污染承印物,无法提升工作效率。
而将干燥炉和凹印机两者相结合的产品,目前市场上仍未出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印刷制备装置,将凹印和网印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加工工序,生产成本降低的凹版圆网同步印刷机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凹版圆网同步印刷机组,由立柱、网机座、干燥室、机架、烘箱所组成,其中立柱的内部安装有冷却轮,网机座固定在立柱的旁侧,网机座的下方设置有浆盘,干燥室固定在立柱的上方,干燥室内部的两侧安装有若干排相互对称的热风槽,热风槽上开设有风咀,机架的底部装置有油墨盘,油墨盘上方设有凹版以及置于凹版上部的背胶轮,凹版左侧设置有刀片以及刮刀架,烘箱固定在机架的上顶部,在烘箱的侧边还安装有冷却辊,网机座内部分别安装有圆网托辊、刀架、网筒、刀架支撑臂,圆网托辊和网筒两者成平行并列结构,刀架旋装在刀架支撑臂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述中的背胶轮由旁侧的升降臂固定,背胶轮的上方顶持有气缸,热风槽在同一侧处于两两平行的状态,热风槽上的一侧边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咀,热风槽于同一侧的风咀之间留置有可容纸张穿过的空隙,油墨盘下部设置有把手,刀架前端侧还套设有刀架入浆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故障少,稳定性强,创新的将网印机和凹印机的技术结合起来,并设置有干燥室,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功能的作用,并且印刷效率快,色偏率低,在降低了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耗大为降低,可避免单独购买网印机或干燥炉或凹印机所带来的各项开支,降低成本,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安装便易、实用性高,适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网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网机座,3、干燥室,4、传动轮,5、机架,6、烘箱,7、纸张,8、浆盘,9、冷却轮,10、热风槽,11、风咀,12、油墨盘,13、凹版,14、背胶轮,15、气缸,16、冷却辊,17、刮刀架,18、升降臂,19、圆网托辊,20、刀架,21、网筒,22、刀架支撑臂,23、刀片,24、刀架入浆口,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1内部安装固定有冷却轮9,网机座2安装固定在立柱1的左侧,网机座2的下方设置有浆盘8,干燥室3安装固定在立柱1的正上方,机架5固定在立柱1的左侧,立柱1与机架5之间设置的传动轮4用以引带纸张7。
机架5的底部装置有油墨盘12,油墨盘12的下部设置有可操控调节油墨盘12高度的把手25,油墨盘12的上方设有凹版13以及置于凹版13上部的背胶轮14,凹版13的左侧设置有刮刀架17,刮刀架17可通过刀架升降机构和进退刀机构对刀片23的刀位进行调整,以使刀片23可对凹版13上的油墨进行刮墨处理,背胶轮14由旁侧的升降臂18固定,背胶轮14的上方顶持有气缸15,烘箱6置于机架5的上顶部,烘箱6的侧边还安装有冷却辊16。
网机座2的下方安装有浆盘8,网机座2上则安装并琐紧有网筒21,圆网托辊19,刀架20以及刀架支撑臂22,圆网托辊19和网筒21两者成平行并列结构,刀架20旋装在刀架支撑臂22上,刀架20的前端侧设置有刀架入浆口24,刀架入浆口24与送浆泵的出浆管相互对接,送浆泵经出浆管送浆料至刀架入浆口24处。
干燥室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排相互对称的热风槽10,并且处于同一侧的热风槽两两平行,热风槽10在相互对称的一侧边开设有风咀11,并且在风咀11与风咀11之间留置有可容纸张7穿过的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壹晨纸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壹晨纸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下料真空释放加速器
- 下一篇:把手贴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