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刷胶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5522.9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旺 |
| 主分类号: | B05C17/00 | 分类号: | B05C17/00;F16K7/06;F16K31/6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刷胶开关。
背景技术
当前,在建筑装潢、皮革制品、制衣及家具等工艺生产流程中,许多工序涉及上胶操作。例如,在制鞋业中,刷胶工艺为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的鞋底上胶操作工序是:将刷子直接放入装有胶水的胶桶内,然后使刷子上的刷毛浸入胶水中使刷毛沾上胶水,然后在将刷毛上的胶水涂抹于鞋底上。然而,上述现有的刷子结构使使用者在上胶过程中,胶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及污染环境。此外,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及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操作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刷胶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刷胶开关,其包括一管座、一软管件及一按压组件。所述管座设置有一收容腔及一与该收容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软管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按压组件具有一止挡件、一按压件、一弹性件及一手柄。所述止挡件固定于所述管座上,所述止挡件开设有一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容纳孔,所述按压件插置于所述容纳孔及通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止挡件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件上。所述手柄与所述按压件的一端活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管座、软管件及按压组件的配合便可作为易挥发及腐蚀性强的流体的控制开关,将本实用新型与相应的刷头配合便形成一刷子,从而便可进行刷胶、刷油漆及涂抹药液等,从而可密闭上述流体,使其不易挥发,而且便于使用者操作及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座的立体图;
图4为可与1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的一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刷胶开关其包括一管座1、一软管件2及一按压组件3。所述管座1设置有一收容腔11及一与该收容腔11相连通的通孔12,所述收容腔11贯穿所述管座1的左右两端面。所述通孔12与所述管座1的外表面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为螺孔。所述管座1上设置有一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位于所述通孔12的一侧。所述管座1的左右两端下部均设置有一连通至所述收容腔11的固定螺孔15,所述固定螺孔15均螺接有一螺柱4。
所述软管件2具有一软管21、一第一连接头22、一第一弹性套管23、一第二连接头24及一第二弹性套管25。所述软管21、第一弹性套管23及所述第二弹性套管25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内。所述第一连接头22及所述第二连接头24分别插接于所述软管21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头22及所述第二连接头24的与所述软管21插接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软管21的两端内管壁均设置有螺纹,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头22及所述第二连接头24与所述软管21连接更稳固。
所述第一弹性套管23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与所述软管21相连接处,所述第二弹性套管25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24与所述软管21相连接处,从而可加强所述第一连接头22及所述第二连接头24与所述软管21之间的连接。所述两螺柱4的一端分别抵压于所述第一弹性套管23及第二弹性套管25的外壁上,进而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连接头22及所述第二连接头24与所述软管21之间的连接。
所述按压组件3具有一止挡件31、一按压件32、一弹性件33及一手柄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31为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的螺母,该螺母设置有一贯穿其两端且与所述通孔12相对应的容纳孔311,所述止挡件31螺接固定于所述管座1的通孔12上。所述按压件32具有一螺帽321及一与该螺帽321螺接的压杆322,该压杆322具有一杆体3221及一由该杆体3221的一端向外凸伸而成的一凸部3222,该压杆322插置于所述容纳孔311及通孔12内并与所述软管21相对应。所述弹性件33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止挡件31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件32的凸部322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3为一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旺,未经陈秋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