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压力锅限压阀闭合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64818.9 | 申请日: | 200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雄;黄权章;郭灿佳;谭就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雄 |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压力锅 限压阀 闭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防止电压力锅在工作过程中锅盖蹦出现象的适用于电压力锅限压阀闭合的装置,以确保电压力锅使用的安全,属现有电压力锅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由于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省时省电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防止蹦锅盖方面,现有电压力锅也设计了相关的结构来保证,目前通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旋合锅盖到位时,随着锅内压力的升高,锅盖上的浮子上升,利用其升高后的位置差锁住锅盖上相应的固定部分使锅盖不能旋动,使锅盖紧扣在外锅上,避免蹦锅盖。但由于零部件的制造公差、组合公差链及装配工艺等问题的影响,在电压力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合盖不到位、虚扣(即锅盖盖在锅体上后,只旋动了一个小角度,相应的浮子系统不能启动其功能,但锅盖却能扣住外锅)、反扣(外锅与中环定位点偏差,使用者往正确合盖旋动的反方向旋动而造成虚扣)等情况,这时锅内的压力可以上升。当锅内压力上升至虚扣点支撑不了时,锅盖就会从外锅上滑脱产生锅盖蹦出的现象,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了严格控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加强工艺、品质的监控外,设计了“合盖到位开关”,即合盖不到位时,该开关不闭合,锅内的加热装置不能工作。增设该类开关后,虽然可避免蹦锅盖现象,但又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如开关的防水、包容空间,开关的动作可靠性,相关控制电路的处置,成本和工艺难度的增加等等。而且若该开关失灵,将造成整锅不能工作的故障。同时,在使用性能上,也不能实现开盖烹饪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防止电压力锅在工作过程中锅盖蹦出现象的适用于电压力锅限压阀闭合的装置,以确保电压力锅使用的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电压力锅限压阀闭合的装置,包括锅盖、锅盖上的手柄、固定在锅盖上的阀芯、套置在阀芯上的限压阀和锅体上部的中环,在锅盖手柄上对应锅体上中环的位置套置有可上下运动的驱动杆,该驱动杆的下端伸出锅盖手柄边缘的底面,驱动杆上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的自由端伸至限压阀底端的下方,在中环对应驱动杆下端在开合盖运动的轨迹投影线上设有带斜面的凸出块。
上述中环上凸出块的高度对应驱动板升降限压阀的有效高度,即锅盖合盖到位时,驱动杆能顺凸出块上表面下降,且通过驱动板的下降使限压阀能下降至正常密封阀芯的位置;锅盖合盖不到位时,驱动杆被凸出块顶起,通过驱动板使限压阀也被顶起至排气状态。
为了确保上述驱动杆能顺畅稳定地上下运动,在锅盖手柄上套置驱动杆的位置上设有驱动杆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上导套和下导套,驱动杆上端穿入上导套,驱动杆下端贯穿下导套。
为了合盖到位时,驱动杆和驱动板能确保下降,保证限压阀能下降至正常密封阀芯的位置,在驱动杆上套置有预压缩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驱动板与驱动杆的连接处,另一端顶在上导套上。
为减少开、合盖时驱动杆在凸出块表面滑动的摩擦阻力,使开、合盖顺利进行,驱动杆下端设计成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计了随锅盖旋动而上下运动的驱动杆和驱动板,使得限压阀只有在合盖到位时,限压阀才能下降至正常密封阀芯的位置,否则限压阀就会被驱动板顶起而不能密封阀芯,因此,如果合盖不到位,阀芯就会向外排气,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就不能上升,能有效防止电压力锅在工作过程中锅盖蹦出现象,确保电压力锅的使用安全;同时,能使压力锅实现开盖烹饪。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合盖到位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开盖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环的立体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雄,未经黄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4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