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安全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3960.1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顶山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B62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安全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童车,尤指由底架管推动后脚管向后方向旋转运动收合童车装置、在童车两侧扶手处引用内侧拉功能装置供给第二或第三座位(提蓝或者汽车座椅等)、童车座位利用轨道以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车架上的座位轨道滑轨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为出生不久的宝宝购买了童车,在家或者外出时,宝宝可以坐在童车的摇篮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现在很多童车的车架都可以与摇篮分离,摇篮是便携式的,车架上有固定摇篮的结构,因此,在夜晚或者乘车时,人们会把摇篮单独取下,方便携带或者放置;而车架则可以收合起来,缩小占用空间。如今已经有好多的童车都申请了收合方面的专利保护,不过大多数童车都存在的类似问题在于:易收合、折叠,但其安全性不够好;多数是童车的前脚管向上旋转达到收车的状态,无法由童车的底架管推动后脚管向后方向旋转达到收车的目的。
部件之间如果连接不牢固或者连接复杂,一方面会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用不方便,所以需要在不同部件连接处设置特定的连接机构,如童车座椅和童车支架之间。童车的主要功能还是提供婴幼儿乘坐用,因此在童车的设计上必须十分重视其使用的安全性,以避免操作或使用时发生危险而使婴儿受到伤害。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多种椅座可装卸的童车,其安全性不高、其平稳度也一般;而且座位的前后距离也无法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安全性极高、可以由童车的底架管推动后脚管向后方向旋转达到收车的目的,同时还配置有童车扶手内侧拉功能装置和童车座位轨道滑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安全童车,其包括有:
一对前脚管,前脚管下端枢接有一对前轮,前脚管上端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内接伸缩管,伸缩管的近上端一位置设有伸缩勾;
一对后脚管,后脚管下端枢接有一对后轮,后脚管上端枢接于前脚管的一位置;
一手把,设有手把折弯座和手把折弯按键,手把下端与伸缩管的上端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
童车座位下方设有X型底架管,该X型底架管由两支杆中部铰接而成,且该两支杆的各两端分别枢接于前、后脚管;在所述X型底架管下方的两后脚管内侧设有后折合组,该后折合组包括两端分别枢接于后脚管内侧、中部铰接的两条平行支杆,两条平行支杆的中部铰接部之间设有推杆;在一后脚管下端外侧设有第二道脚踏,该第二道脚踏固定连接的拉绳穿入两后脚管与设置于后脚管和前脚管枢接部位的关节组的第二道卡柱连接;所述关节组内的底座内设有供该第二道卡柱活动移位的折弯型卡槽;
童车设有扶手内侧拉功能装置和座位轨道滑轨装置。
所述扶手内侧拉功能装置设于童车扶手的内腔,包括:
一按件,设于该童车扶手的外侧表面;
一按件连件及其适配的锁定弹簧;设于扶手的内腔;
一锁定件及其适配的锁定弹簧;设于扶手的内腔;
一座位座,设于所述锁定件的外侧;
一二道件,设于所述扶手的底部,负责锁定所述按件和座位座。
所述按件内设有按件弹簧;所述座位座的外侧设有扶手内盖。
所述座位轨道滑轨装置,包括有座位,所述座位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一对呈凹槽状的轨道滑轨上片,在该轨道滑轨上片的前端近处设有一缺口,该缺口适于设置于此位置的座位锁定件的卡销出入,该座位锁定件可通过其连体的座位开锁按键进行开锁操作;与所述轨道滑轨上片相吻合的呈T型的一对轨道滑轨下片固定于车架上,在所述的每一片轨道滑轨下片的两端近处内侧对称设有锁定缺口。
所述座位在其轨道滑轨上片的前端设有红绿灯件,所述轨道滑轨下片的锁定缺口至轨道滑轨下片的端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轨道滑轨上片至所述红绿灯件的支撑绿灯显示位置的距离。
在所述一前脚管的中上端外侧一位置设有收车钩,在与该前脚管同一侧的后脚管的外侧一位置设有供该收车钩卡扣的突起,以利于童车完全收合后该收车钩卡扣该突起,固定好收合后的童车。所述关节组设有关节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是由童车的底架管推动后脚管向后方向旋转,从而达到收车的目的,与目前大多数的童车由前脚管向上旋转达到收车状态的结构是不同的;由于童车收合装置设有第二道脚踏、拉绳及第二道卡拄的结构设计,并且本装置在打开内侧拉时,设有两道安全锁件,因此本安全性极高实用新型产品;外型也很美观;平稳度也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3是图2中手把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后折合组收合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顶山,未经刘顶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解紧张情绪的保健品
- 下一篇:水帘式工件喷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