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945.7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罗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军;罗晓义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00;F21V5/04;F21V15/02;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逯长明 |
地址: | 5105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二相性色板 led 混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的系统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红、黄、蓝三原色混光灯都是使用传统的灯作为光源,再通过光学透镜聚焦成一个白光的光斑,从而达到混光的效果。现有的混光灯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它的混光效果的光亮度和颜色纯度不高,而且作为光源的灯寿命短、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其可以节省LED聚焦装置的体积尺寸,同时保证LED灯的聚光效果良好。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包括红光LED光源、蓝光LED光源、绿光LED光源、青色二相性色板、黄色二相性色板、及由上盖、下盖组成的十字壳体;
所述十字壳体设置有出光孔、正光源孔、左侧光源孔、右侧光源孔,所述正光源孔和所述出光孔位置相对;
所述绿光LED光源安装在与正光源孔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红光LED光源和所述蓝光LED光源分别安装在左侧光源孔、右侧光源孔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出光孔设置有菲涅尔透镜;
所述青色二相性色板和所述黄色二相性色板中部交叉安装在所述十字壳体内,所述黄色二相性色板将所述蓝光LED光源和所述出光孔间隔,所述青色二相性色板将所述红光LED光源和所述出光孔间隔。
优选地,所述红光LED光源、所述蓝光LED光源及所述绿光LED光源分别与散热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十字壳体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卡槽。
优选地,所述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还包括散热用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还包括机壳,所述风扇、十字壳体及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机壳内。
优选地,所述红光LED光源、所述蓝光LED光源及所述绿光LED光源的前部分别安装有一块或两块聚光透镜。
优选地,所述青色二相性色板和所述黄色二相性色板中部垂直交叉安装在所述十字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青色二相性色板和所述黄色二相性色板中部垂直交叉,通过安装槽安装在所述十字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用LED光源替代传统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颜色纯和亮度高的优势更利于混色,不仅可以节省LED聚焦装置的体积尺寸,而且同时保证LED灯的聚光效果良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采用LED寿命增加,更换光源部分频率减少,维护方便。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将单颗LED连接在专为LED订制的散热片内表面,透过导热硅脂将热量均匀散开,解决了发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不包括机壳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光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光路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不包括机壳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二相性色板的LED混光灯,包括红光LED光源63、蓝光LED光源61、绿光LED光源62、青色二相性色板51、黄色二相性色板52、及由上盖32、下盖33组成的十字壳体3;
十字壳体3设置有出光孔31、正光源孔36、左侧光源孔35、右侧光源孔37,正光源孔36和出光孔31位置相对;
绿光LED光源62安装在与正光源孔36相对应的位置,同时与散热片22的表面连接;红光LED光源63和蓝光LED光源61分别安装在右侧光源孔37、左侧光源孔35相对应的位置,同时红光LED光源63和蓝光LED光源61分别与散热片23、21的表面连接;出光孔31设置有菲涅尔透镜8;
红光LED光源63、蓝光LED光源61及绿光LED光源62的前部分别安装有一块或两块聚光透镜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军;罗晓义,未经王志军;罗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