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水平电泳槽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935.3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富永;苗艳丽;宋文东;王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53 | 分类号: | G01N27/453;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水平 电泳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大专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中应用的纸电泳装置,尤其是薄膜电泳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纸电泳”实验装置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卧式水平电泳槽。卧式水平电泳槽一般包括规格约为355×70×110mm的左、右两个独立分槽,每个分槽都放入一定量的同种电泳缓冲溶液。两个分槽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槽上空60mm处为塑料支架,支架上覆盖滤纸或纱布等吸水材料做成导电桥,导电桥的下端浸入电泳缓冲溶液内起导电的作用。实验时,先用电泳缓冲溶液浸透电泳用的纸,点上样品溶液,然后将纸的两端分别贴在导电桥上。盖上电泳槽盖板,平衡,调整电压,通电直到电泳结束。由于传统的卧式水平电泳槽两个独立分槽内电泳缓冲溶液的液面高度无法调整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结果在电泳过程中会出现虹吸效应,即电泳缓冲溶液由液位较高的分槽沿导电桥-纸-导电桥的路径缓慢流向较低的分槽,令纸上的样品组分以非正常的速度向电泳缓冲溶液面较低的分槽移动,导致图谱的位置出现异常使实验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卧式水平电泳槽因固有的虹吸效应常常导致实验失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水平电泳槽,打开其中的开关,可以使两个分槽中的液面很快平衡在同一水平面上,关上该开关可以避免电泳槽内电源的短路。可以有效地消除虹吸效应,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本实用新型由左、右两个分槽及中间带活塞开关的塑料直管组成,以左分槽、右分槽之间两个相向侧面下底线中点的上方25mm处为圆心,各设一个半径5mm的圆孔,两圆孔之间用一条外径14mm、内径10mm、管的中间部位带活塞开关的塑料直管紧密连接形成一体,在左分槽、右分槽内装有电泳缓冲溶液,已点样的电泳纸铺在带导电桥的塑料支架上。塑料直管上的活塞开关把手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彻底消除虹吸现象,实验图谱分布客观真实,无图谱位置紊乱现象。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测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部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贴上已点样的纸后横剖面的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分槽液面平衡前横剖面的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分槽液面平衡后横剖面的构造图。
图中1.左分槽,2.电泳缓冲溶液,3.导电桥,4.塑料直管,5.塑料直管上的活塞开关,6.塑料支架,7.右分槽,8.已点样的电泳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部件全部由塑料制成,包括左、右两个独立分槽1、7。两个分槽1、7内壁尺寸均为355×70×75mm、分槽1、7之间的距离为60mm,以左分槽1与右分槽之间两个相向侧面下底线中点的上方25mm处为圆心,各设一个半径5mm的圆孔,两圆孔之间用一条外径14mm、内径10mm、中间位置带开关的塑料直管4紧密连接形成一体,开关5把手朝上。在进行电泳实验操作时,先在两个分槽1、7中各加入40~43mm深的电泳缓冲溶液2,接着在电泳槽塑料支架6上铺上吸水性能良好的滤纸或纱布做成导电桥3,导电桥3的下端浸入电泳缓冲溶液2内,再打开塑料直管6上的开关5使两个分槽1、7中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2分钟后关上开关。然后将已经点上样品的纸两端分别贴在导电桥3上。盖上电泳槽盖板,平衡,调整电压,接通电源开始电泳,直到实验结束。
实施例1:
1、在左分槽1、右分槽7中各加入40~43mm深的电泳缓冲溶液2。
2、将新华1号滤纸切成80×20mm规格并浸于电泳缓冲溶液2中。
3、选择新华1号滤纸或医用纱布叠成3层切成350×120mm,如图2铺在电泳槽支架上做成导电桥3,滤纸或纱布的下端浸入电泳缓冲溶液2内。
4、打开塑料直管6上的活塞开关5使两个分槽1、7中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2分钟后关上该活塞开关5。
5、取出浸于电泳缓冲溶液中的滤纸,用干净的滤纸吸干上面的电泳缓冲溶液2,在一端距离端部15~20mm处点上适量样品溶液。
6、将已经点上样品的电泳纸8两端分别贴在导电桥3上,点样品的一端放在电源的阴极,另一端放在电源的阳极。
7、盖上电泳槽盖板,平衡,调整电压,接通电源开始电泳,直到电泳结束。
8、染色,漂洗,鉴别图谱。
实施例2:
1、在左分槽1、右分槽7中各加入40~43mm深的电泳缓冲溶液2。
2、将乙酸纤维薄膜切成80×20mm规格并浸于电泳缓冲溶液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环境用土壤水分水质监测预警系统
- 下一篇:小型平膜pH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