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802.6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坚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筒底部带凸筋的家用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机筒,其中机头内设置电机和控制器,由机头上伸出的机轴下端固定有刀片,在机头下侧还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罩罩住刀片,且刀片紧靠过滤网罩的底部,使用时,向过滤网罩内放入经浸泡好的豆粒,再将过滤网罩套入机头下侧,然后将机头放入机筒,利用机筒的口部支撑住机头的外缘,接通电源后,电机带动刀片高速旋转而将豆粒打成粉状并溶于水,刀片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水流旋转,其中过滤网罩的作用防止豆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刀片的活动范围,过滤网罩底部的豆粒被打成粉状并溶于水后,上部的豆粒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补充直到大部分的豆粒被打成粉状;因为打豆的时间不可能无限长,而过滤网罩有一定的空间,所以电机停机后必然还有一小部分的豆只能被打成小颗粒而不能成为粉状溶于水,所以现有的这种豆浆机不能完全将豆粒打成粉状。这种豆浆机如果不使用过滤网罩,则豆粒在机筒内的活动范围太大而只能将极小部分的豆粒粉碎,所以必须使用过滤网罩,其缺点是使用不方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豆浆机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机筒,其中机头内固定有电机,与电机轴相联的机轴端部固定有刀片,其特征在于 在机筒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凸起的凸台。刀片随电机高速旋转时带动水流转动,水中的豆粒撞击在凸台的前侧面(迎向水流的侧面)时一方面可以将豆粒打碎,另一方面使豆粒向上翻至刀片处,以防止豆粒沉在机筒底部而造成刀片空打--打不着豆粒。
所述凸台的前侧面从下至上向后倾斜。其中向后倾斜中的“向后”是指与水流的旋转方向相同。当豆粒撞击在前侧面时被向上推,使豆粒向刀片方向移动。
所述凸台的前侧面从内至外向前弯曲成弧形。豆粒撞击在前侧面后,弧形的前侧面克服豆粒的一部分离心力,防止豆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刀片而造成空打。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刀片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因为水中的豆粒不断被凸台的前侧面引导到刀片位置处,所以可以将大部分的豆粒打成粉状溶于水,无需使用过滤网罩,所以不但使用方便,而且省略了过滤网罩,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机筒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机筒被切除了一部分后的立体图。
图中1、机筒,11、凸台,111、前侧面,2、机头,21、机轴,22、刀片,110、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头2和机筒1,其中机头1内固定有电机,与电机轴相联的机轴21的端部固定有四片刀片22,机筒1为筒 状。
见图2,在机筒1的底部设有四个向内凸起的凸台11,电机通电转动时俯视方向的刀片22顺时针转动,凸台11的前侧面111从下至上向后倾斜面,而从内至外(即从机筒中央向机筒内壁的走向)向前弯曲成弧形,使撞击在前侧面111上的水流受到向内(机筒中央)向上的导向作用。刀片高速旋转时,水和豆粒在机筒内一边旋转一边上下翻滚,所以,刀片可以将豆粒完全打成粉状溶于水。
见图4,机筒是由薄板拉伸而成的,其底部的凸台11冲压成形,所以机筒底部的外侧是与凸台11对应的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坚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坚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膜阀
- 下一篇:一种膜片弹簧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