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526.3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翠安;卢晓春;吴晶;周名侦;刘维健;何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船舶 机舱 监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系统,尤其是基于CAN总线的检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舶系统一般包括(1)模拟仪表控制系统;(2)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3)集散控制系统。其缺点是:(1)早期监测报警系统各部连接,采用多芯电缆直接连接信号用电缆传送,各种电信号损失大,易受干扰;(2)传送电缆多,提高安装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系统造价,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也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3)系统封闭,不具有开放性;(4)不具有互可操作性与互联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与互联性,提高系统通信抗干扰能力、数据交换处理能力,大大缩短了报警系统的延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系统、船舶管理层、船舶现场系统,船舶管理层包括集控室、驾驶室、轮机长室、大管轮室、二管轮室,船舶现场系统包括主机系统、辅助锅炉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站;船舶管理层与船舶现场系统之间设有CAN-BUS现场总线网络和TCP/IP网络,主机系统、辅助锅炉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站分别设有CAN总线模块,所述的各个CAN总线模块分别与CAN-BUS现场总线网络连接;所述CAN-BUS现场总线网络与TCP/IP网络之间设有冗余主机、冗余从机,冗余主机和冗余从机中设有CAN总线接口,该CAN总线接口与CAN-BUS现场总线连接,冗余主机和冗余从机分别通过TCP/IP网络与集控室、驾驶室、轮机长室、大管轮室、二管轮室连接通信;所述报警系统与冗余主机和冗余从机连接。
利用CAN总线模块采集主机系统、辅助锅炉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站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如电压、电流、水压、转速、扭矩、温度等),然后通过CAN-BUS现场总线网络传输到冗余主机中,主机采用标准工业IPC机实现,再由冗余主机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最后通过TCP/IP网络将数据发送到集控室,并在集控室的监视装置中完成显示、报警、操作等人机接口功能。其中,秘数据信息可以储存在冗余主机中,以便以后对数据进行翻查。
作为改进,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转CAN接口与CAN-BUS现场总线网络连接,输入、输出端分别与主机系统、辅助锅炉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站连接。被采集的数据经冗余主机进行分析后,发出控制命令,使PLC控制器对被控对象发出动作命令,完成自动化操作。
作为改进,所述集控室主要包括冗余主客户端、冗余从客户端,冗余主客户端通过TCP/IP网络与冗余主机连接通信,冗余从客户端通过TCP/IP网络与冗余从机连接通信。冗余客户端提供一个人机操作界面,将从船舶现场系统采集回来的数据集中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分析、管理、预测、防护。
作为改进,所述CAN总线模块集成有数字量CAN模块、模拟量CAN模块。数字量CAN模块用于采集开关量信息,模拟量CAN模块用于采集模拟量信息。
作为改进,所述冗余主机、冗余从机上均连接有打印设备。利用打印设备,可以输出各类专家报表,报警信息,方便船员查阅。
作为改进,主机系统、辅助锅炉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站分别对应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CAN-BUS现场总线网络连接。集控室通过TCP/IP网络、CAN-BUS现场总线网络访问摄像头,并对船舶现场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船舶管理层、CAN-BUS总线网络层、船舶现场总线层三层机构的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与互联性,提高系统通信抗干扰能力、数据交换处理能力;基于CAN总线的机舱监控与报警系统,采用先进技术与标准,使底层的设备具有数字通信能力,连接成现场总线网络,实现各部件间的数据传送与信息交换,构成了监控与报警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