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2933.2 | 申请日: | 200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肖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77 | 分类号: | G02B15/177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简单 体积 畸变 分辨率 变焦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监控、照相系统的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镜头,该镜头由多片透镜组成。
【背景技术】
目前照相、安防用的小型变焦镜头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分辨率较低、畸变较大、体积较大、价格较贵。这类型的镜头,或成本高,或体积较大,或分辨率较低,或畸变较大,没有一种同时克服以上全部缺点的镜头。不能满足消费者物美价廉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邻之间可以相互调节间距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光阑设在所述第二透镜群,所述的第一透镜群整体的焦距为负,第二透镜群整体的焦距为正。
如上所述的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第一、二枚透镜的焦距为负,第三枚透镜的焦距为正。
如上所述的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第一枚透镜的焦距为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特设计了一种新型变焦光学结构,并采用大众化的镜片加工工艺,最终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减小体积和畸变、简化结构、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等要求。具体优点如下:
1、现有小型变焦镜头不能同时满足分辨率高、体积小、畸变小、价格低等要求,本实用新型同时满足了上述要求。
2、现有小型变焦镜头在变倍时光栏口径要改变,当因某些原因光栏口径不能变化时,成像清晰度会下降;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镜头在变倍时光栏口径不需改变,既简化了机构,也保证了成像清晰度不会下降。
3、现有小型变焦镜头在昼、夜转换时需要切换,才能继续成清晰像;本实用新型在昼、夜转换时不需要切换,就能继续成清晰像,极大方便了使用。
4、现有小型变焦镜头在变倍时需对焦才能成清晰像,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镜头在变倍时不需对焦就能成清晰像。此举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
5、本设计实现了2.5倍光学ZOOM(变焦),可采用AF(自动对焦)技术,这样实现了一个光学系统可以对不同距离的物体拍摄清晰的照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结构简单、体积小、畸变小、分辨率高的变焦光学系统,包括有相邻之间可以相互调节间距的第一透镜群1、第二透镜群2以及感光芯片3。感光芯片3可以用于相对便宜的高像素CMOS感光片或ccd芯片。由于第一透镜群1和第二透镜群2之间的间隔是可变的,第二透镜群2和芯片3之间的间隔是可变的,通过改变这两个可变的空气间隔,可达到使镜头的焦距改变的目的。在所述第二透镜群2的前端设有光阑4。
所述的第一透镜群1整体的焦距为负,达到转折光线的目的,第一透镜群1的前两枚透镜11焦距都为负,最后一枚透镜12焦距为正。所述第二透镜群2整体的焦距为正,且第二透镜群2的第一枚透镜21的焦距也为正,达到汇聚光线的目的,使光线汇聚到像面成像。
所述第一透镜群1与第二透镜群2之间的间隔在1mm-17.1mm。所述第二透镜群2与感光芯片3之间的间隔在5.5mm-12mm。
采用本光学结构,通过调节f1、f2之间的比值及数值,可设计出各种不同倍率、不同规格的变焦镜头。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1的整体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2的整体焦距。
由于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在结构设计难度,则光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每个群的移动量的大小问题。
为实现最佳的色彩还原性,光学系统的后部还加有滤光片,光线是从滤光片进入的,滤光片对CMOS感光芯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有选择的过滤一部分光线,使图像色彩亮丽和锐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
关于如何实现第一透镜群1、第二透镜群2和感光芯片3之间可以相互调节间距的问题。可以利用各个独立的马达来驱动各个群和芯片之间间距的调节,也可以利用联运结构来实现各个群和芯片之间间距的调节,间距调节简单并实用。
下面举一2.5倍变焦的实际设计案例
序号 类型 R值(1/C) 厚度 光学材料 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片
- 下一篇:光缆二次套塑束管充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