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2924.3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潘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舜娟 |
主分类号: | F04B17/05 | 分类号: | F04B17/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高压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加压水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
技术背景
水泵是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的装置,即把发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的目的,其被广泛的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行业。
现有应用于林业及园林水泵的柱塞泵采用发动机作为引擎,通常采用皮带连接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并暴露于整个装置外,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由于皮带传动效果较差,常常因为压力不足,二发生发动机的熄火并停止工作;同时,皮带的传动效率低,使得其扬程较低,耗水量大,整机稳定性差,进而损耗水的压力。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安全性高、整机稳定、扬程大的水泵,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在满足大扬程的前提下,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整机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包括一框架,框架内置一发动机、联轴器、柱塞泵,所述联轴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柱塞泵的输入端,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联轴器的输入端之间还安装有一变速箱。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所述变速箱包括固定于所述框架内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内置可转动的主动轴、从动轴以及传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从动轴与所述联轴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速箱还包括固定在主动轴上的主动轮、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与主动轮匹配的第一传动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与从动轮匹配的第二传动轮;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套接于其二者上的第一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套接于其二者上的第二传动链条连接。
所述主动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轮。
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比为1∶2,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2。
所述框架内还安装有一发动机油箱、一空气室。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柱塞式高压水泵,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链条传动,使得整机运行过程中,稳定性高,有效的保证了经过处理后的水的压力,同时保障了运行的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高压水泵具有较高的传动比,保证了较大的扬程,且各转动轮的直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柱塞式高压水泵的变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变速箱的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柱塞式高压水泵,其包括金属材质的框架1,其内装有一汽油发动机2,与汽油发动机2匹配的并设置于其上部的汽油箱6,在框架1中还内置有变速箱3,联轴器4,柱塞泵5,以及与柱塞泵5配套的空气室7;其中柴油发动机2位于框架的一侧,其转子的输出端与变速箱3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3的输出端连接联轴器4的一端,联轴器4的另一端与柱塞泵5连接。
上述变速箱3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壳体31,壳体31分为前壳311和后壳体312,其二者通过螺栓313连接,以方便其内部结构的安装与更换;在变速箱3内腔,位于其输入端(也就是壳体31的左侧下部)设置有相对于壳体31转动的主动轴32,主动轴32上固定套接主动轮33,在变速箱3内腔的上部横跨其内腔两侧设置有传动轴34,传动轴3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341安装在壳体31的内壁两侧,从而可相对于壳体31转动,在传动轴34与主动轮33上下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35(位于传动轴34的左端),传动轴34上(位于传动轴34的右端)还套接有第二传动轮36,在变速箱3内腔,位于其输出端(也就是壳体31的右侧下部)设置有相对于壳体31转动的从动轴37,其通过轴承371安装在壳体31上,从而可相对壳体31转动,在从动轴37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二传动轴36上下位置对应的从动轮38,同时从动轴36具有一段位于壳体31外部的伸出段供联轴器4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舜娟,未经潘舜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