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的抗渗性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2702.1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江;杨展;罗云峰;骆翔宇;杜京武;冯旭明;黄嘉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5106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泡沫 混凝土 砌块 抗渗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测试方法,尤其是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的抗渗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试件的抗渗试验一般都是通过抗渗仪来进行,该抗渗仪通过加压装置将水以一定的压力施加在试件的表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检验水向试件的渗透深度来评定其抗渗性,该方法能使试验压力达到较高的值,适合于地下工程等受水压较大的部位的试件的检验,但试验过程中由于压力大容易导致试件周边漏水,影响试验的进行,而且劳动强度大,该方法不适合用于砌筑墙体的砖、砌块的试验;也有采用将试件部分浸泡在水中的方法,检验水在试件表面上的上升高度来检验其抗渗性,该方法受毛细现象的影响较大,且不存在水压,不能真实反映砖、砌块在墙体上经受风吹雨打(有一定的水压)的抗渗情况;另外还有GB/T 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采用形似倒立的漏斗的抗渗装置检验砌块的抗渗性,通过量测漏斗玻璃管中水面下降的高度来评价其抗渗性,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水压高度只有200mm,主要目的是检验其吸水率,适合小型砌块的试验。
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是近几年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新产品,目前尚未有国家标准对其试验方法进行规定,按照该产品的性能特点不适合采用以上提到的方法来检验其抗渗性,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既能模拟其使用过程中经受环境的压力,又能反映其内部结构的抗渗性,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发明创造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的抗渗性的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的抗渗性的试验装置,包括有蓄水筒、试件压板、螺杆,试件压板通过螺杆和螺母安装于蓄水筒的底部下方,试件压板与蓄水筒的底部的距离为可调,蓄水筒底板和试件压板均设有直径为50-80mm的圆孔,两个孔基本对齐。
优化方案是:所述的蓄水筒的筒体高于105cm,并于约100cm高处设有溢流孔。
试验时,将试件放在试件压板上,并通过螺母和螺杆将试件压板固定在蓄水筒底部下方,由试件将蓄水筒底部的圆孔封闭。然后往蓄水筒里加水至上部溢流孔位置(水高约100cm),蓄水筒里的水从底部圆孔与试件表面相接触,水逐步渗入到试件内。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试验,试件从试件压板取出,观察试件背水面的渗水情况,并将试件从与水接触处劈裂开来,察看试件的剖面渗水情况,并测量渗水深度,以渗水深度来评价试件的抗渗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用本实用新型做试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用于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的抗渗性的试验装置,包括有蓄水筒1、试件压板2、螺杆3,试件压板2通过螺杆3和螺母4安装于蓄水筒1的底部下方,通过螺杆3和螺母4可调节试件压板2与蓄水筒1的底部的距离,蓄水筒1的底板中部设有φ70mm的圆孔11,试件压板2中部设有φ70mm的圆孔21,两个孔基本对齐;所述的蓄水筒1的规格为500×500×1200cm,并于100cm高处设有溢流孔12,试件压板2的面积大于试件面积并小于500×500cm。
试验步骤如下(参考图3):
1.在蓄水筒1底部下表面圆孔11的位置周边涂上胶泥6。
2.将试件5(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放在试件压板2上,并通过螺母4和螺杆3将试件压板2固定在蓄水筒1底部下方,通过调节螺母4使试件压板2将试件5压紧,由试件5(蒸压泡沫混凝土砖、砌块)和胶泥6将蓄水筒1底部的圆孔11封闭。
3.往蓄水筒1里加水至上部溢流孔12位置(水高为100cm),蓄水筒1里的水从底部圆孔11与试件5表面相接触,水逐步渗入到试件5内。
4.经过8h后,停止试验,松开螺杆3上的螺母4将试件压板2松开并将试件5取出。
5.观察试件5背水面的渗水情况,并将试件5从与水接触处劈裂开来,察看试件5的剖面渗水情况,并测量渗水深度,以渗水深度来评价试件的抗渗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AS加密网络存储器
- 下一篇:机车用弹性手把半球型折角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