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式组合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2493.0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建;周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新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42 | 分类号: | H01M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扣式组合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一种常用的移动电能提供设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摇控器和高档防盗门的遥控器和遥控接收器上。但该类电器大多要求所配备的电池具有较高电压、瞬间脉冲电流大,遥控距离远等特性,采用多颗碱锰扣式电池串联成为该类组合电池的最佳选择。但是,遥控器内腔有很多电子元件时常因电池泄漏引起的碱液腐蚀而失去功效,因而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或存放期间造成漏液对电子元件造成腐蚀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较高电压、瞬间脉冲电流大的扣式组合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扣式组合电池,它包括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它还包括有金属铝壳、密封圈,其中,密封圈为注塑成形,并位于金属铝壳内,密封圈的上端面高于金属铝壳上端面,且密封圈两端为通孔,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依次叠放在密封圈内,第二电池负极上端面低于密封圈上端面,金属铝壳底端通过金属垫片与第一电池的正极相接触。
所述的金属垫片表面电镀有金属镍。
所述的第二电池的负极为压制后的组合电池负导电极。
所述的金属铝壳底端为压制后的组合电池正导电极。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金属铝壳能够对电池产生更好的导电作用,密封圈防止因电池侧壁与金属铝壳接触而产生的泄漏或短路。金属铝壳与电池之间的金属垫片能够缓冲因压制金属铝壳时对电池造成的压力,防止电池在压力下变形,采用本方案后,不仅满足了汽车遥控器和门铃防盗器对电池的高电压、瞬间脉冲电流大和遥控距离远等要求;而且解决了电池漏液对遥控器中电子元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电池、2-密封圈、3-金属铝壳、4-金属垫片、5-第二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为:本实施例的结构一种扣式组合电池,它包括有第一电池1、第二电池5、金属铝壳3、密封圈2,其中,密封圈2为注塑成形,并位于金属铝壳3内,金属铝壳3具有较好的延伸度和导电性,金属铝壳3的长度、粗细与所使用电池节数和型号大小相配合。密封圈2的上端面高于金属铝壳3上端面,使压制后的金属铝壳3上端不会与电池接触,密封圈2两端为通孔,第一电池1、第二电池5依次叠放在密封圈2内,第一电池1的负极与第二电池5的正极相接触,第二电池5负极上端面低于金属铝壳3上端面,密封圈2能够有效的阻隔电池与金属铝壳侧壁之间的接触,防止了因电池与金属铝壳3侧壁的接触而导致的泄漏或短路,金属铝壳3底端通过金属垫片4与第一电池1的正极相接触。金属垫片4表面电镀有金属镍。当装好电池组、金属垫片4和密封圈2后,将金属铝壳3向内弯曲,使各部件固定在金属铝壳3内,压制后的金属铝壳3的底端为组合电池正导电极,第二电池5的负极为压制后的组合电池负导电极。本方案不仅满足了汽车遥控器和门铃防盗器对电池的高电压、瞬间脉冲电流大和遥控距离远等要求,而且解决了电池漏液对遥控器中电子元件的影响。
所述的金属铝壳3内的电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新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新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四级保护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工具电池盒防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