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蟑螂诱捕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2433.9 | 申请日: | 200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历忠 | 
| 主分类号: | A01M1/12 | 分类号: | A01M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蟑螂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蟑螂的诱捕器。
背景技术
蟑螂是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的害虫,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杀灭蟑螂,主要采用气体药物等来实现,由于药物不可避免,存在危害性,容易导致食物感染,以及儿童的误操作,不仅威胁着人体自身和禽畜的安全,而且这些杀虫剂中不易降解的残渣也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诱捕器主要是通过诱饵将蟑螂引入笼子陷阱的原理,市面上诱捕器往往存在入口较小,进入的蟑螂较少,难以取得好的捕捉效果,且大多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蟑螂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蟑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该蟑螂诱捕器主要由盒体与盒体内的两个并列的单向门构成,盒体一侧设置有收集腔及收集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单向门由铝片构成,铝片通过一个转轴活动设置在盒体通道内;铝片转轴外的另一侧边为锯齿状。
所述收集物为塑料袋或玻璃瓶,套接在收集腔上。
所述盒体为矩形或圆形盒,可以由废弃牙膏包装盒、或塑料盒等构成。
所述盒体为钩状,收集腔位于上侧或同侧方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盒体内的单向门机关和收集物构成诱捕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制作成本低;诱捕器的入口大,诱捕效果好,而且无药物杀虫剂的污染隐患,通过收集袋或玻璃瓶等收集再处理,实用性强。
2、蟑螂诱捕器可以由废弃的牙膏盒等其他生活物品制成,符合废物利用的环保需要。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盒体1、单向门2、收集物3、转轴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蟑螂诱捕器,该蟑螂诱捕器主要由盒体1与盒体1内的两个并列的单向门2构成,盒体1一侧套接有收集物3。所述单向门2由很薄的铝片构成,铝片通过一个转轴活动设置在盒体1通道内,转轴4设置在盒体内壁上部;铝片转轴4外的下侧边为锯齿状,该锯齿间孔小于蟑螂体积。所述收集物3为塑料袋或玻璃瓶。所述盒体1为矩形盒,可以由废弃牙膏包装盒粘接构成,一侧为入口,设置一道单向门,另一侧为出口,设置为收集腔口,连接收集袋或玻璃瓶。
所述盒体1还可以为圆形盒,可以由塑料盒等构成。
如图3所示,所述盒体1还为L钩状,收集腔位于上侧或同侧方向,在进入收集腔后,直接提起诱捕器,即可将蟑螂倒入收集袋中。
使用时,将诱捕器房子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在盒体内第一道门后放置食物诱饵,蟑螂沿着盒体入口进入,经过第一单向门,由于门边为锯齿状,利用蟑螂爱钻孔的特性,经过诱饵的引导,蟑螂进去以后就走不出来,在发现无法返回时,由于喜欢钻孔,有空间就走,它就会走进第二单向门,这样就进入了收集腔,将诱捕器盒体拿起,然后把收集袋拿开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以上所显示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历忠,未经何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吸引切割机
- 下一篇:带有内倒角的预制组合型陶瓷锌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