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送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0269.8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84 | 分类号: | B29C53/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8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送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送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出风口的热风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热风对物体表面进行加热,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塑料缠绕管的生产过程中,平直的带材输入缠绕设备被螺旋卷绕,沿圆周旋进一圈后,其相邻带材的搭接边经从挤出机中挤出的熔融塑料进行涂敷,粘接形成完整的管材。为了提高带材之间的粘接强度,需要采用热风对被缠绕带材的搭接表面进行连续的预热。
热风的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关键。如果操作距离过短或与被加热物体表面接触,使出风口受阻,热风无法畅通扩散,会造成温度急骤升高以致烧坏加热装置,或使其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果操作距离过长、热风过分扩散,则会造成被加热物体表面温度不足,或因热量散失过大而造成浪费。因此需要解决热风的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的操作距离的调整和控制问题;以及热风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的操作空间热量散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整控制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的操作距离,并减少热风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操作空间热量散失的热风送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风送出装置包括一圈以上的导热围帘,所述导热围帘由耐温的条状导热材料环绕排布出风口周边形成,所述导热围帘与出风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围帘与出风口连接处还设有调节装置以调节导热围帘伸出出风口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条状导热材料钢丝,可以是单股或是铰接的多股钢丝,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耐温导热,且硬度低于被加热物体表面的材料,钢丝本身具有导热性质,可在热风加热下,将热量直接传递至与之接触的被加热物体表面,增加热风的热交换效率,钢丝头部可对被加热物体表面进行拉毛,例如,用于缠绕管带材的被加热表面,可进一步增加熔融塑料与带材表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当被加热的物体表面不需要拉毛时,也可将钢丝换成其他耐温传热,且硬度低于被加热物体表面的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铰接的多股钢丝卷绕成钢丝绳,且钢丝绳端部散开以扩大与被加热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围帘与出风口之间优选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压板,所述第一孔板与出风口端部平齐,所述第一孔板上设有环绕出风口的穿孔以穿过条状导热材料,并通过螺纹连接加止动螺钉连接、螺钉连接、焊接、铆接等方式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固定在出风口上,所述第一孔板上方设有套于出风口的第二孔板,所述第二孔板内侧方向设有与第一孔板位置对应的环绕出风口的穿孔,所述条状导热材料弯折成U型扣设于第二孔板的穿孔上,并穿过第一孔板的穿孔露出出风口端部,所述压板与第二孔板固定连接为一体,以压住扣设于第二孔板的穿孔上的条状导热材料的U型头部,优选在压板上还设有对应于第二孔板穿孔位置的凹槽以容纳并压住扣设于第二孔板的穿孔上的条状导热材料的U型头部,所述压板、第二孔板与第一孔板之间通过螺栓装置连接并由螺栓装置调整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露出出风口端部的导热围帘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可控制热风的出风口与被加热的物体之间的操作距离,以消除操作距离过短时热风的出风口与被加热物体表面接触使出风口受阻,热风无法畅通扩散的问题,导热围帘的排列密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与热风加热装置的温度调节功能配合,可防止热风过量扩散,增加热风的气压密度以及对热风的导向,使得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能有效被导引至被加热的物体表面,并限制热风出风口操作空间的热量散失;在出风口受阻,当热风气压过大时,导热围帘上的条状导热材料还会自动向四周胀开,使条状导热材料的排列间距加大,防止热风无法畅通扩散造成温度急骤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旋转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送出装置系由一圈导热围帘1通过连接装置2围绕出风口3而成,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孔板21、第二孔板22和压板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