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型红外摄像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0136.0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林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摄像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球型红外摄像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安防视频监控市场上,最先进的主动红外日夜型摄像机都已采用平面双环透明罩结构,内环圆形玻璃片用于镜头感光成像,外环透明罩(玻璃或各种红外透明塑料类材料)用于夜视红外光源透射,内外环之间镶嵌红外杂散光阻隔圈(铝圈),以避免红外杂散光通过镜头影响CCD成像质量;并且由于平面透明罩的限制,摄像机内可安装的LED灯数量较小,使得照射距离有限。此类红外摄像机中,假如配装手动变焦镜头,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工程安装调试时,须打开外壳,才能调整镜头聚焦和变焦,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打开外壳即可实现镜头聚/变焦的球型红外摄像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型红外摄像机结构,包括球型外壳、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可调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设有旋转连杆机构;所述旋转连杆机构由旋转杆、连杆、转动盘架、小支架组成;其中:小支架固定在外壳内壁,转动盘架固定在镜头上;旋转杆设在小支架上,一端装配在外壳上开有的调节孔内,另一端穿过小支架通过连杆与转动盘架铰接;透过调节孔扭动旋转杆可调节镜头聚/变焦。
采用这种结构后,使得工程安装调试时,不需要打开外壳,可以直接用普通螺丝刀从外壳调节孔调整镜头聚焦和变焦,而且,这种外调机构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球型红外摄像机结构,包括球型外壳、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可调式镜头11,所述镜头11中设有旋转连杆机构;所述旋转连杆机构由旋转杆1、连杆2、转动盘架3、小支架4组成;其中:小支架4固定在外壳内壁,转动盘架3固定在镜头11上;旋转杆1设在小支架4上,一端装配在外壳上开有的调节孔内,另一端穿过小支架4通过连杆2与转动盘架3铰接;透过调节孔扭动旋转杆1可调节镜头聚/变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林,未经李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