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还田机的机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354.0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军;董胜朝;任保合;任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军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机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进一步是拖拉机上使用的秸秆还田机的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秸秆还田机,以皮带传动居多,即从拖拉机动力轮上通过皮带连接秸秆还田机的动力轮。其优点是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但传统的悬挂方式是将秸秆还田机的牵引安装在后托板的悬挂柱上,因而存在以下问题:当还田机升降时,还田机上的动力轮与拖拉机离合轮距离不等,传动带会出现过松状态,这样,出现磨擦过热,容易使传动带损坏,特别是在秸秆还田机正需作业时,传动带在松驰情况下突然变紧的瞬间,传动带与槽轮剧烈磨擦,传动带损坏最严重,为此,往往作业3-5亩就需要换一次传动带,从而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动力、不易损伤皮带、操作方便、耕作效率高的秸秆还田机的机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秸秆还田机的机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田机前部设有牵引架,牵引架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横轴,横轴一端固定传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还田机主轴上的传动轮,横轴的另一端设有离合轮,离合轮通过皮带与拖拉机动力轮连接,离合轮内侧设有离合器;在轴承座的一侧还设有与轴承座固定连接的短圆管,短圆管内置横轴,短圆管外套有套管,套管固定于连接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离合器的结构是:离合片内侧设有弹簧,弹簧向外顶住离合片,在离合片的外侧设有拨杆,拨杆为拉杆所控制,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
拨杆通过拨杆杠杆控制离合片,拨杆杠杆中间通过轴活动固定,拨杆杠杆的一端连接拉杆,另一端用于控制拨杆,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
连接架的结构是:两横杆后端分别连接两纵杆,横杆与纵杆通过斜杆连接,纵杆下部、中部、上部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纵杆上部后面固定有套管;在斜杆的下部固定有下连接板,通过两个连杆与拖拉机连接;在斜杆上端的纵杆上固定上连接板,通过丝杆连接拖拉机。
其中,在纵杆的上端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上穿有拉绳。
连接架的结构也可以是:连接架由两个连杆组成,连杆的前端通过螺丝与拖拉机连接,后端固定有套管。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在于:1、皮带使用寿命大为延长。皮带寿命延长10倍以上。即由原来耕作4-5亩更换1次皮带,变为耕作50亩以上更换1次皮带。2、方便了耕作者,节约了资金,提高了耕作效率。3、可使发动机在起动时减少起动用力,能使机具在地头转弯、转移地块或在道路行驶时,通过离合器切断主动力,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并且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拖拉机,2为拖拉机动力轮,3为皮带,4为拉杆,5为拨杆,6为连接架,7为手柄,8为轴承座,9为套座,10为离合轮,11为传动轮A,12为牵引架,13为离合轴,14为弹簧,15为离合片,16为皮带,17为传动轮B,18为还田机,19为横杆,20为纵杆,21为下连接板,22为斜杆,23为上连接板,24为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军,未经董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割胶刀
- 下一篇:联合收割机稻禾和麦禾导向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