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57782.1 | 申请日: | 200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鹏;杨蕾;邓伟年;金超;赵聚法;赵永钦;王金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郑市诚信炭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11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管。
背景技术
电热管是由发热体、绝缘填充料和金属护套管及引出线构成,电热管内置电阻体作为发热体,该电热管大多采用卤钨灯管,卤钨灯管辐射光谱中含有紫外线,对人眼刺激大,所以市场上相当部分的电热器采用镍镉金属线圈构成电热管。电热管一般制成直管类型,此结构占用空间大,热辐射不集中,热转换效率低。另外,这种电热管,在使用时很容易产生漏电和击穿现象,使金属护套管带电,可能发生人体触电现象,危机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辐射均匀集中、安全可靠的电热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管,包括外金属套管、发热体、绝缘层、引出棒和密封剂,外金属套管内与其内壁间隙设置发热体,连接发热体的引出棒穿过密封在外金属套管端部的密封剂,暴露在外的引出棒套有绝缘套管,所述外金属套管具有紧凑型式,发热体体型与外金属套管体型相匹配。
所述外金属套管内壁与发热体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内金属屏蔽,外金属套管、内金属屏蔽及发热体三者之间填充有绝缘层。
所述外金属套管的端部套设有紧固套。
所述引出棒外端连接有接口鼻。
本实用新型的外金属套管选用紧凑型式,发热体与之体型相匹配,使电热管热辐射均匀集中,大大提高热转换效率,与传统电热管相比节能35%左右;同时,电热管占用空间小,便于搬运和安装。在外金属套管内壁与发热体之间的间隙设有内金属屏蔽,且填充有绝缘层,消除静电反应,避免发生漏电和击穿现象,使用过程安全可靠。在引出棒外端接有接口鼻,使安装变得更简捷,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型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C型电热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电热管,包括外金属套管1、发热体2、绝缘层4、引出棒5和密封剂6,外金属套管1为U型的紧凑型式,使热辐射均匀集中,提高热转换效率。在外金属套管1内与其内壁间隙设置发热体2,外金属套管1与发热体2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内金属屏蔽3,发热体2和内金属屏蔽3的体型与外金属套管1的体型相匹配,在外金属套管1、内金属屏蔽3及发热体2三者之间填充有绝缘层4,避免产生漏电和击穿现象,使用安全可靠。在外金属套管1的端部设有密封剂6,发热体2端部连接的引出棒5穿过密封剂6,暴露在外的引出棒5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7。引出棒5的外端部连接有接口鼻8,以便连接安装。外金属套管1的端部套设有紧固套9,使本实用新型配合牢固可靠。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外金属套管1、发热体2和内金属屏蔽3为体型相匹配的C型,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外金属套管1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紧凑结构,如圆形,同时使发热体2和内金属屏蔽3与之体型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郑市诚信炭素有限公司,未经新郑市诚信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