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球塑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672.5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林;郭双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云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N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球 塑性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力预防和治疗仪,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球塑性器。
二、背景技术:眼睛的重要性无人不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学生学习的紧张,人们用眼是越来越多,用眼过度是很危险的,眼睛患上疾病是可怕的,作为青年人与成年人的头号致盲杀手----近视眼、干眼症与青光眼的发病情况亦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生物磁学的兴起,磁场对人体组织、器官、神经系统、生物酶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人们不断开拓出新产品,以适应人类的需求,但是,目前的相关产品结构复杂、不能随身携带,影响了其推广。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好的眼球塑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球塑性器,含有按摩头和握把,所述按摩头前端设置有凹球面腔,其后端与握把螺纹连接,并且,所述按摩头和握把的接触处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中设置有永磁体。
所述握把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按摩头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握把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按摩头螺纹连接。
所述按摩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握把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握把中部设置有滚花,便于使握把转动。或者,所述按摩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握把由塑料制成。所述握把中部设置有纵向条纹,便于使握把转动。
所述按摩头上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中设置有永磁体,或者,所述握把上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中设置有永磁体,或者,所述握把和按摩头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凹腔,所述永磁体位于该两个凹槽中。
所述握把或按摩头上设置有振动装置,以增加震动按摩效果;所述永磁体采用钕铁硼;所述凹球面腔的形状与眼球的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永磁体以物理能量作用于眼球的穴位,使细胞组织兴奋,毛细血管扩张,携氧量提高,改善细胞组织营养状态,平衡自律神经,预防治疗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按摩头的球窝与眼球形状相匹配,能够很好的矫正眼球,塑性好,另外握把上设置有滚花或条纹,便于转动操作。
3、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既可以采用一个按摩头,可以采用两个按摩头,提高其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按摩头与握把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另外,永磁体采用钕铁硼,磁场高、磁力稳定,使用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握把或按摩头上可以设置振动装置,以增加震动按摩效果,促进使用效果。
6、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能够在所有煤矿大面积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眼球塑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眼球塑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眼球塑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眼球塑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眼球塑性器的按摩头2前端设置有凹球面腔1,其后端与握把4螺纹连接,并且,按摩头2上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中设置有永磁体3。按摩头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握把4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中部设置有滚花5,便于使握把4转动。永磁体3采用钕铁硼;凹球面腔1的形状与眼球的形状相适应。
根据需要,可以在握把4或按摩头2上设置有振动装置(图中未画出),以增加震动按摩效果。
使用时,手拿握把4,按摩头2的凹球面腔1套在眼球上,凹球面腔1的周边按压眼球四周的穴位,摆动握把4,可以改变对眼球一侧的压力,转动握把4,可以转动按压眼球四周穴位,增加预防和治疗效果。按摩的同时,永磁体3发出的磁力线作用于眼部,使细胞组织兴奋,毛细血管扩张,携氧量提高,改善细胞组织营养状态,达到良好预防和治疗效果。
实施例二: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握把4由塑料制成。握把4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条纹,便于使握把4转动。
实施例三: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握把4上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中设置有永磁体3。
实施例四: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握把4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按摩头2螺纹连接。
改变永磁体的材料和形状、改变握把的材料和具体结构形式、以及改变按摩头的材料和具体结构形式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在此不一一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云,未经张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用风网互补发电装置
- 下一篇:潜水器中性缆同步收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