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7506.5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2 | 分类号: | F02B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废气 涡轮 增压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汽车技术来说,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是利用发动机气缸排出废气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将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再送入发动机气缸,使每一个工作循环进入气缸内的新鲜充量密度增大,充气量增加。由此,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发动机燃料经济性能。
但是,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自身的工作特性的影响,当汽车在某些特定工况下时会因发动机转速低排出废气能量低与涡轮增压器自身惯性大而造成压力不足。这样,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启动性明显下降,造成汽车在突变负荷工况下“反映滞后”排气污染加重,更有甚者会出现冒黑烟现象。再者,由于“反映滞后”的存在,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包括有涡轮增压器,其一端连接排气管,另一端连接进气总管,其中:所述的进气总管上设有支管,其上连接有储气装置,储气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阀门装置;所述进气总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阀门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端连接电子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的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气装置为储气筒。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气筒上安装有桶内压力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为电磁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能够配合储气筒适量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必要的辅助增压,使发动机工况迅速满足汽车突变工况的需要。由此,免去了汽车处于起动、起步、急加速、上坡等“负荷突变”工作时出现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能、起步性能下降,排气污染加重的期限,也提高了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增压器 2 储气筒
3 压力传感器 4 支管
5 电磁阀 6 筒内压力传感器
7 电子控制单元 8 温度传感器
9 进气总管 10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包括有涡轮增压器1,其一端连接排气管10,另一端连接进气总管9,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进气总管9上设有支管4,其上连接有储气装置,储气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阀门装置;所述进气总管9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与温度传感器8;所述阀门装置、压力传感器3与温度传感器8的控制端连接电子控制单元7。
具体来说,储气筒2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空气源,一般安装于汽车底盘上。其容量和工作压力应与发动机匹配。电子控制单元7与汽车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型号对应。
进一步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所述的储气装置为储气筒2,在其上安装有筒内压力传感器6。同时,考虑到阀门装置能够接受电子控制单元7的高效精确控制,阀门装置采用电磁阀5,相当快的速度打开或关闭。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来看,压力传感器3与温度传感器8,均安装于发动机进气总管9的适当位置。这样,两者的测量值能充分代表进入气缸前充气的状态,实时向电子控制单元7传送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信号。当然,由于车辆的型号不同,会导致发动机进气总管9的不同,因此压力传感器3与温度传感器8的量程,根据发动机型号及增压情况选定。
在车辆运转过程中,安装于储气筒2上的桶内压力传感器6,实时将储气筒2内的压力信号传送给电子控制单元7。同样的,桶内压力传感器6的量程根据储气筒2的最大存气压力选定。
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包括中冷器)系统终端加装本实用新型后,发动机进气总管9内新鲜充气的状态,将通过压力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8一直处在电子控制单元7的监控之下。一旦传感器输入的信号低于设定值时,电子控制单元7将及时发出控制制冷,打开电磁阀5,让储气筒2内的压缩空气经管道立即进入进气总管9内,实时适量的辅助增压,让发动机获得足够的新鲜充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