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7394.3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姚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万正电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0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线路 板式 无源 应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识别技术中所用的应答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与线路板相结合的应答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该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对象,操作快捷方便。一套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是由阅读器、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位于目标对象上的应答器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应答器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驱动其内部电路,并将应答器内芯片中所存储的目标对象的数据发送给阅读器,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软件系统做相应的处理。射频识别可应用于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等领域,可以为客户做定制化生产,满足各种要求。射频识别技术中所用的应答器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应答器大多是由芯片、耦合原件和天线等组成,芯片用于采集和存贮目标对象的有关数据,耦合原件一般是线圈等,用于产生感应电流驱动应答器,天线用于应答器和阅读器之间的信息传递,由于应答器的这种结构,使得应答器体积往往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进入磁场后,无需天线和电源就能将芯片内的信息传递给阅读器进行处理,且体积小、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线路板具有至少两层,线路板上设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导通各层铜箔,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芯片连接处,所述导通孔与所述芯片连接处相导通,所述芯片连接处所在的线路板表面上固定覆盖有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在所述芯片连接处形成孔洞,所述芯片连接处陷于所述孔洞内并暴露于外,芯片固定于所述芯片连接处后位于所述孔洞内且不超出所述保护层,当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进入磁场后,所述线路板内的铜箔接收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驱动芯片,线路板内的铜箔再将芯片内的信息传递给阅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进入磁场后,所述线路板内的铜箔接收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驱动芯片,线路板内的铜箔再将芯片内的信息传递给阅读器,即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采用了线路板式的设计,无需天线和电源就能将芯片内的信息传递给阅读器进行处理,简化了传统应答器的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体积小、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线路板1具有至少两层,线路板上设有导通孔2,所述导通孔导通各层铜箔3,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芯片的芯片连接处4,所述导通孔与所述芯片连接处相导通,所述芯片连接处所在的线路板表面上固定覆盖有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在所述芯片连接处形成孔洞6,所述芯片连接处陷于所述孔洞内并暴露于外,芯片固定于所述芯片连接处后位于所述孔洞内且不超出所述保护层,当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进入磁场后,所述线路板内的铜箔接收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驱动芯片,线路板内的铜箔再将芯片内的信息传递给阅读器。
该射频识别用线路板式无源应答器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连接各种芯片,制成客户所要求的各种大小和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万正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万正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