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纳米石墨层摩擦副的液压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273.9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滨;徐祖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B1/06 | 分类号: | F01B1/06;F01B9/02;F03C1/053;F04B1/053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石墨 摩擦 液压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及金属表面处理方法,特别涉及具有纳米石墨层摩擦副的液压马达及纳米石墨层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马一般主要由曲轴、柱塞、连杆、壳体、配流壳体、配流轴和轴承盖等组成。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至今,国内外生产的液压马达中,其带有液压流道的壳体分别与缸盖、轴承盖和配流壳体固定。这种液压马达的柱塞上设有一小孔,使柱塞与连杆球铰副与柱塞缸孔相通以改善润滑散热条件,同时连杆上也同样设有小孔,其内并设有带微小孔的阻尼堵,使连杆与曲轴间的摩擦副形成静压支承。虽在滑靴底部涂覆耐磨材料如巴氏合金,但因比压大,摩擦磨损依然严重,机械效率低,马达的低速性能和启动性能差,甚至发生胶合失效,限制了马达压力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意大利人将这一摩擦副改为了滚动轴承,使其结构变得较为复杂,并导致液压马达的体积与重量较大、制造成本高,而且当马达的排量较大时,其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摩擦小、噪声低、便于加工制造且制造成本较低的具有纳米石墨层摩擦副的液压马达及纳米石墨层加工方法。
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所述液压马达有一壳体,该壳体在径向上均布有数个缸体,每一缸体内有一柱塞与之滑接,缸体外端部有一缸盖封合,轴承盖和配流体分别连接在壳体的一端面上,曲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与轴承盖上,曲轴的曲柄部分沿径向均匀铰接有与所述缸体相同数量的连杆,每一连杆一端与曲柄对应部分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一柱塞铰接,其中所述曲轴与连杆、连杆与柱塞、柱塞与缸体活动连接部分所形成的摩擦副至少一摩擦表面设置有自润滑的纳米石墨层。
所述连杆一端设有滑靴,曲轴对应部分设有两个连杆挡圈,连杆与曲轴通过所述滑靴与连杆挡圈的配合实现活动连接,所述滑靴的表面设置有自润滑的纳米石墨层。
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球头,柱塞对应部分设有半球状孔,连杆上球头的球面支承于柱塞端部的半球状孔内,实现二者的铰接,所述球头或半球状孔的表面设置有自润滑的纳米石墨层。
所述柱塞外表面设置有自润滑的纳米石墨层。
本实用新型液压马达对其中的往复运动零件——连杆、柱塞上有相对运动的摩擦面设置纳米石墨层。利用本发明方法在运动摩擦面上沉积生成10~20微米厚度且十分牢固的纳米石墨层。该纳米石墨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热、减摩抗磨性能,且还具有比表面积大、高扩散性、易烧结性、熔点低等特性。本发明的纳米石墨层形成摩擦副中新型润滑材料,以取代传统的减摩方式。纳米石墨层不但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易剪切的薄膜,降低摩擦系数,而且可以对摩擦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填补和修复,起到抗磨作用,从而使液压马达在高速运转的同时,能保持长期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由此产生这样的有益效果:具有耐磨、耐热以及减摩抗磨性能,并能保持长期良好的润滑性能,从而提高了马达的承载能力和机械效率;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马达的工作压力可以比原来有所提高,同时排除了马达加工中巴氏合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柱塞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连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轴,2轴承盖,4缸盖,5柱塞,6连杆,6a球头,6b滑靴,10连杆挡圈,11壳体,13配流体,14配流轴,51自润滑摩擦副,61、62纳米润滑材料,Ia、IIa、IIIa纳米石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液压马达主要由壳体、缸盖、配流体、柱塞、曲轴和轴承组成。壳体11的两端面分别连接配流体13和轴承盖2,壳体11的内腔置有曲轴1,曲轴1的二端分别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11和轴承盖2上。
壳体11在径向上均布有5个缸体,请参见图2。每一缸体外端有一缸盖4盖合,缸体内置有一与之动配合的柱塞5,柱塞5在缸体内往复滑动,柱塞5与缸体内腔形成滑动摩擦副I。
柱塞5的内端设有半球状孔,连杆6的一端设球头,球头置于柱塞5的半球状孔中,这样球头通过其上支承面与半球状孔的配合使连杆能相对柱塞转动,形成一转动摩擦副II。
连杆6的另一端与曲轴1连接。5个连杆均布在曲轴1的径向方向上,在对应每一连杆6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挡圈,对应端部设置有滑靴与该两挡圈铰接,使连杆6与曲轴1能相对转动,形成一转动摩擦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
- 下一篇:矿山救援用灭火和爆炸事故处理防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