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麦秸秆制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000.4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宽;陈龙;曾科;马骏;李家兴;黄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B01J2/2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105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秸 秆制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将稻、麦秸秆的粉料制成粒料的加工设备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农业收成后给农民留下了大量的稻、麦秸秆,由于农村生活的不断提高,原来将稻、麦秸秆直接存留下来当柴烧的现象不现实了,为了图省事、省钱,也为了赶种,有部分农民一把火即烧掉了收成后的稻、麦秸秆,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不利于土壤的后期种植。
现有一种将稻、麦秸秆加工设备,先将稻、麦秸秆集中后粉碎形成粉,再将粉通过制粒机挤成粒料,以便今后将粒料当燃料使用。但由于现行的制粒机不能连续生产,加之机构复杂,故不能适应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可连续生产的稻麦秸秆制粒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在箱体上通过轴承横向支撑一主动齿轮轴,在主动齿轮轴外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箱体上还通过轴承支撑与主动齿轮轴平行的主轴,在所述主轴外通过轴承连接与主轴平行的空轴,在所述空轴上固定连接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在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环形模,所述环形模的侧壁均匀布置出粒孔;在环形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模罩,所述压模罩的另一端设置进料口;所述主轴在环形模内的端部固定连接压辊,在压模罩内壁布置刮板,所述刮板固定连接在主轴上。
在主动齿轮轴的外端连接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轴带动其上的主动齿轮,使被动齿轮、空轴回转,从而带动环形模旋转。粉料通过压模罩和刮板被送入由环形模和压辊组成的压制区,将粉料从环形模的出粒孔挤出,形成粒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压辊静而环形模动的配合,另之刮板的作用,使生产过程不卡机,连续生产变为现实,可大大提高制粒的工作效率,缩减生产维修时间及成本,使制粒成本降低,为充分利用稻麦秸秆提供了便利。
为进一步提高连续生产的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在压模罩的侧壁设置出气孔。使工作过程中由稻麦秸秆生产的蒸汽及时排出,克服了气流堵塞问题,可实现送料,为连接生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箱体1上通过轴承横向支撑主动齿轮轴2,在主动齿轮轴2外固定连接主动齿轮3。
箱体1上还通过轴承支撑与主动齿轮轴2平行的主轴4,在主轴4外通过轴承连接与主轴4平行的空轴5。
在空轴5上固定连接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被动齿轮6,在空轴5的左端固定连接环形模7,环形模7的侧壁均匀布置出粒孔8。在环形模7的左端固定连接压模罩12,在压模罩12的侧壁均匀设置出气孔10,压模罩12的左端设置进料口9。
主轴4在环形模7内的端部固定连接径向设置的一对压辊10。在压模罩12内壁布置一刮板11,刮板11固定连接在主轴4的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单侧上下异向摆动生化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