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电机制动器内置手动释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56828.8 | 申请日: | 200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远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3/04 | 分类号: | H02P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姜堰市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机制 内置 手动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释放装置,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电机制动器的手动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器是船用电机附属的安全装置,一般采用电磁制动器的船用电机的制动为断电式制动。市场上船用电机配套的电磁制动器均为直流圆盘式,它通过电磁铁控制盘状的衔铁脱离摩擦片,确保船用电机正常运转。电磁铁一旦失电,即断电时,制动器内弹簧压住衔铁,衔铁压紧摩擦片,从而起到制动作用。断电状态时,如要及时释放起吊物,一般采用手动释放。现有技术的手动释放机构固定在制动器外壳上,操纵手柄在制动器外壳外面,机构从制动器外壳孔中伸入制动器内部移动衔铁的位置,从而实现手动释放。现有技术能实现手动释放,但不能很好地密封,此开放式结构不适合船舶使用要求,特别是防护等级要求高的船用电机则达不到防护等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防护等级要求高的船用电机的手动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船用电机制动器内置手动释放装置,它由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和密封结构组成。所述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内置于制动器壳体内,包括支撑板、调节板、调节螺钉、连接螺栓,其改进之处在于:支撑板、调节板、调节螺钉在电机制动器中心轴线上电磁铁右端依次连接,两只连接螺栓依次贯穿调节板、支撑板、制动器电磁铁与衔铁相连,通过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实现衔铁的移动,实现手动释放;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通过螺纹紧固在制动器壳体右端中心轴线上的密封螺钉和垫圈。
改进之处在于:两只连接螺栓到调节螺钉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由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移动衔铁的位置,实现手动释放操作;由密封结构实现制动器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2、密封性好,能达到较高的防护等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船用电机制动器内置手动释放装置,它是应用在15KW船用起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上的具体实例,由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和密封结构组成。所述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内置于制动器壳体1.1内,包括支撑板1、调节板2、调节螺钉4、连接螺栓3,支撑板1、调节板2、调节螺钉4在电机制动器中心轴线上电磁铁1.2右端依次连接,两只连接螺栓3依次贯穿调节板2、支撑板1、制动器电磁铁1.2与衔铁1.3相连,通过螺旋、杠杆复合平移机构实现衔铁1.3的移动,实现手动释放;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通过螺纹紧固在制动器壳体1.1右端中心轴线上的密封螺钉5和垫圈6。
两只连接螺栓3到调节螺钉4的距离相等。
需要手动释放时,先拧下密封螺钉5和垫圈6,用专用扳手从安装密封螺钉5的孔中伸入,顺时针扳动调节螺钉4,在调节螺钉4作用下调节板2向右移动,调节板2推动连接螺栓3向右移动,连接螺栓3带动衔铁1.3向右移动,即实现制动器手动释放操作;由于两只连接螺栓3到调节螺钉4的距离相等,使得衔铁1.3两侧移动的距离相等,保证了手动释放的均匀性。
手动释放实现结束后,逆时针扳动调节螺钉4至原起始位置,衔铁1.3在弹簧力作用下返程,然后拔出专用扳手,装上密封螺钉5和垫圈6,并拧紧。由于密封较好,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等级达到IP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远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远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