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6766.0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哲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13;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光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元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板管作为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其发光机理是由二极管特殊的组成结构决定的:二权管主要由PN结芯片、电极和光学系统组成,当在电极上加上正向偏压之后,使电子和空穴分别注入P区和N区,当非平衡少数载流于和多数载流子复合时,就会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其发光过程包括三个部分:正向偏压下的载流子注入、复合辐射和光能传输。由此可见二板管主要是靠载流子的不断移动而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无灯丝、工作电压低1.5-3.5V,使用寿命可达5万到10万小时,利环保,生产中无有害元素、使用中不发出有害物质、无辐射。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过程中,白光是人们利用较多的一种光线。利用芯片发出的颜色与荧光粉经过混合后,可以得到白光。下面简单阐述发白光二极管的原理:
以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黄色荧光粉,以产生白光。其中,黄色无机荧光粉受到蓝光发光二权管芯片所发出之蓝光照射之后,可发出黄色之荧光,黄色光再与没有被吸收的蓝光一起混光成为二波长白光。但采用这种结构的发光二权管的显色性较低,色彩还原性较差;特别是当其被应用在普通照明领域时,其显色性无法达到普通照明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色温和提高显色性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这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得到的白光具有纯度高以及亮度高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至少一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上覆盖有黄色荧光层,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的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
所述基座下端连接一个散热板,散热板上间隔设置有散热槽。
该抗反光膜为一层氮化镁或三氧化二铝的真空蒸镀薄膜。
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的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各种光线在反射膜的反射作用下,变得更为均匀,得到的白光的纯度也就更高。得到的白光经过反射后,其亮度也相应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基座,1a为上表面,2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3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4为黄色荧光层,5为反光膜,6为散热板,7为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上的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2以及至少一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3,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2和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3上覆盖有黄色荧光层4。基座1的上表面1a为球形面,该球形面的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5,该反光膜5为一层氮化镁(MgF2)或三氧化二铝(Al2O3)的真空蒸镀薄膜。基座1下端连接一个散热板6,散热板上间隔设置有散热槽7。这些散热槽7相互平行,并且每一个散热槽都贯通于散热板的下表面,这样散热槽容易使空气对流而对,加快散热板表面热量散发。
黄色荧光层4中的黄色荧光粉受到蓝光发光二板管芯片2所发出的蓝光照射之后,可发出黄色的荧光,黄色光再与没有被吸收的蓝光一起混光成为暖白光,暖白光与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之红光混色后即成为高显色性的暖白光。各种光线在反射膜的反射作用下,变得更为均匀,得到的白光的纯度也就更高。得到的白光经过反射后,其亮度也相应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哲,未经周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埋层的LDMOS功率器件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封装去溢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