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6471.3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浩新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离过滤器。
背景技术
液态物料在浓缩过程中,某些溶于液态物料内的物质会形成过饱和而解析出各类晶体及洛合物附着在容器或管道内壁,同时在急剧降温或因温差过大条件下,对液态物料进行升温会导致液态物料局部急剧失水状态下也会形成结垢附着在容器或管道内壁,造成结垢或堵塞,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稳定运行,甚至导致下游部分设备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质量好的分离过滤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分离过滤器,包括筒体,该筒体一端设有进料口,筒体下端设有液体出料口,所述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杂质沉降室,一个第一过滤网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中,第一杂质沉降室上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杂质沉降室,筒体内还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杂质沉降室的上游,第二杂质沉降室上设有第二排污阀。
所述筒体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这些加强筋经过了第一杂质沉降室和第二杂质沉降室的表面。
所述第一过滤网将第一杂质沉降室一分为二地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中。
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杂质沉降室,一个第一过滤网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中,第一杂质沉降室上设有第一排污阀,物料进入筒体内后,由第一过滤网过滤将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杂质经过沉降落入到第一杂质沉降室中,最后通过打开排污阀排出。所述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杂质沉降室,筒体内还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杂质沉降室的上游,第二杂质沉降室上设有第二排污阀。物料再次由第二过滤网过滤将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杂质经过沉降落入到第二杂质沉降室中,最后通过打开第二排污阀排出。物料经过两次过滤后变得很纯净,这样就不会对管道形成堵塞。
筒体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这些加强筋经过了第一杂质沉降室和第二杂质沉降室的表面。通过加强筋可以增强筒体的强度。
第一过滤网将第一杂质沉降室一分为二地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中。当经过第一过滤网的物料进入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的空间时,由于第二过滤网上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上的孔径,这样会致使物料形成缓冲回流,而由于第二杂质沉降室与第一杂质沉降室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将第一杂质沉降室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的物料进入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这样可以使缓冲回流的物料中的杂质沉淀到第一杂质沉降室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筒体,1a为进料口,1b为出料口,2为第一杂质沉降室,3为第一过滤网,4为第一排污阀,5为第二过滤网,6为第二排污阀,7第二杂质沉降室,8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分离过滤器,包括筒体1,该筒体一端设有进料口1a,筒体下端设有液体出料口1b,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杂质沉降室2,一个第一过滤网3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中,第一过滤网3将第一杂质沉降室2一分为二地安装于该第一杂质沉降室2中。第一杂质沉降室2上设有第一排污阀4。所述筒体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杂质沉降室7,筒体1内还设有第二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5位于第二杂质沉降室的上游,第二杂质沉降室7上设有第二排污阀6。筒体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8,这些加强筋经过了第一杂质沉降室2和第二杂质沉降室7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浩新,未经袁浩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滤芯
- 下一篇:船舶用海水过滤器的壳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