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56296.8 | 申请日: | 200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孙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军;孙俊康 |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E02D5/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平头 活瓣桩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施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
背景技术
圆形现浇混凝土桩或CFG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等的软基处理,近几年陆续发明的X、Y型桩也已在工程软基处理中陆续推广使用了。
目前在以上O、X、Y型桩机施工中,通常的施工方法采用将钢筋混凝土桩靴(即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留在地基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使用时必须配置相应的钢筋笼且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C30,甚至它不能有效穿透持力层就被压碎破坏,否则会难以承受振动沉管下沉时的冲击力以及地基的阻力。同时预制桩尖时,需要制作模具,因脱模需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故需制作大量模具,会耽误工期,且预制桩尖需要较大的预制、堆放场地,若桩机转入下一工地,硬化场地就将报废。
在施工时这种桩尖施工时稍有不慎,将会发生卡管现象,至使整个沉管报废。同时沉管下沉阻力大,桩机必须开以振动状态沉管才得以下沉。这样会使土壤液化,加大了混凝土的充盈量,浪费了材料、降低了桩的承载力,且桩尖的外围尺寸必须比沉管的外围尺寸要大,否则预制的桩尖会进入沉管腔内,发生卡管现象。这样加大了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势必增加了材料用量,同时降低了桩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可周转使用的施工设备,即提供了一种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所述平头活瓣桩尖由两个半圆形钢板和轴销组成,所述平头活瓣桩尖由两个半圆形钢板通过轴销连接成一个圆形整体,平头活瓣桩尖通过轴销固定在沉管底部,钢板底部有套环,所述套环连有钢丝绳,钢丝绳通过沉管底部斜槽与打桩机连接,所述轴销与沉管内支撑成一平面,所述平头活瓣桩尖张开后放置在沉管内支撑上,与沉管形成中间是空腔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渗性能好、结构精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周转使用,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造价、缩短了工期、提高工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斜槽设置在沉管内管或沉管外端头内这可根据不同沉管的外形进行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连接的所述沉管成X形或Y形,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平头活瓣桩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活瓣桩尖一种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活瓣桩尖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活瓣桩尖张开时一种实施方式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活瓣桩尖张开时另一种实施方式B-B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活瓣桩尖闭合时另一种实施方式B-B面剖视图
1、轴销;2、钢丝绳;3、沉管;4、钢板;5、斜槽;6、支撑;7、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所述平头活瓣桩尖由两个半圆形钢板4和轴销1组成,所述平头活瓣桩尖由两个半圆形钢板4通过轴销1连接成一个圆形整体,平头活瓣桩尖通过轴销1固定在沉管3底部,钢板4底部有套环7,所述套环7连有钢丝绳2,钢丝绳2通过沉管3底部斜槽5与打桩机连接,所述轴销1与沉管3内支撑6成一平面,所述平头活瓣桩尖张开后放置在沉管内支撑上,与沉管3形成中间是空腔的圆柱体,所述斜槽5设置在沉管3内管或沉管3外端头内,所述沉管3成X形或Y形。
若为X型沉管采用如图1在四个端头中间间隙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斜槽5,其剖视图如图3所示,若为Y型沉管采用如图2所示端头中间及另两个端头中间间隙,设置有斜槽5其剖视图如图4所示,此外也可根据桩形要求设计其它桩形的平头活瓣桩尖。
这种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让振动打桩机就位,使得振动打桩机的振动头下部与锤头连接,锤头下端与沉管3连接,并把所述钢板4设置在支撑6上,钢板下端套环7连有钢丝绳2,钢丝绳2通过沉管3底部斜槽5与打桩机连接,连接至在沉管3底部,成密封闭合状,以防止地基水份及泥浆进入管腔内。
之后通过振动锤头向下振动,带动沉管3及平头活瓣桩尖4向下运动,如图5所示使得沉管3在沉管灌注桩的平头活瓣桩尖4保护下沉入到地基设计深度,将桩端土体排挤到沉管3外侧,之后把混凝土、CFG料通过进料口注入至沉管3空腔中。
最后通过振动头振动,将沉管3向上逐步匀速拔出地面,随着沉管3提升带动平头活瓣桩尖4上升,通过建筑材料重力作用使得平头活瓣桩尖4的空腔自动打开,沉管内建筑材料自动流出,形成了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CFG料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军;孙俊康,未经胡军;孙俊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压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独立切割模型的上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