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气体法兰快速堵漏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6257.8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陆涛;高留海;许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盐城市东诚亿管道堵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H01H33/5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气体 法兰 快速 堵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气体法兰快速堵漏器,属于不停电对GIS开关装置进行快速堵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IS开关装置即绝缘气体开关装置由于其具有占地少、可靠性高、无污染、维护方便、使用周期长等众多传统敞开式变电站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国内外电力用户所青睐,成为国内外输配电行业开关设备中最尖端和最有竞争力的设备。而在GIS开关装置运行过程中,受到气候温差变化,开关装置的开闭所产生的震动,都会对原有系统的密封条件产生破坏,从而导致GIS法兰连接处的密封面的密封失效,发生绝缘气体SF6泄漏的故障。因此,当发生GIS法兰密封失效后造成绝缘气体SF6泄漏后,通常是在停电后通过气体回收装置回收绝缘气体SF6后,再更换法兰密封垫,因GIS开关装置停电会引起大范围停电,更换气体昂贵,费用高,作业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不停电对GIS开关装置进行堵漏的绝缘气体法兰快速堵漏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气体法兰快速堵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上抱箍和弧形的下抱箍,所述的上抱箍具有内凹的上弧形密封槽和两端带有下缺口的下定位台阶面,且上抱箍有与上弧形密封槽相通的一个以上的上注胶孔,上注胶孔处安装有堵头,上抱箍的两端侧沿径向设有上连接座;所述的下抱箍也具有内凹的下弧形密封槽和两端的上缺口,上缺口的上定位台阶面与上抱箍两端的下缺口反向相配,下抱箍有与下弧形密封槽相通的一个以上的下注胶孔,下注胶孔处安装有堵头,下抱箍两端侧沿径向设置有下连接座,上抱箍两端的下定位台阶面与下抱箍上的上定位台阶面相配,紧固件连接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且上抱箍的上弧形密封槽和下抱箍的下弧形密封槽内具有密封胶。
其中,所述上抱箍位于上弧形密封槽的两侧还具有上辅助密封槽,上辅助密封槽内具有密封胶,上抱箍上设有与上辅助密封槽相通的上辅助注胶孔,上辅助注胶孔安装有堵头。
所述下抱箍位于下弧形密封槽的两侧还具有下辅助密封槽,下辅助密封槽内具有密封胶,下抱箍上设有与下辅助密封槽相通的下辅助注胶孔,下辅助注胶孔安装有堵头。
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两端部均设有螺孔,挡胶板分别盖在上抱箍与下抱箍连接处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将挡胶板连接在上抱箍和下抱箍上。
本实用新型的堵漏器采用上抱箍和下抱箍的连接结构,上抱箍和下抱箍分别具有上、下弧形密封槽,因此能通过上抱箍和下抱箍的上、下注胶孔分别向上、下弧形密封槽注入密封胶,通过密封胶对对泄漏的法兰连接面进行再次密封,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在GIS设备不停电前提下能对法兰连接处泄漏的气体泄漏进行堵漏,大大提高了GIS开关装置的法兰泄漏抢修的工作效率,并延长GIS开关装置的检修周期。
本实用新型在上抱箍的上弧形密封槽两侧以及下抱箍的下弧形密封槽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辅助密封槽,通过向上、下辅助密封槽注入密封胶进一步对两法兰连接处进行密封,由于能在GIS法兰连接处形成多道密封,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抱箍,11-上连接座,12-下定位台阶面,13-螺孔,14-上注胶孔,15-上辅助密封槽,16-上弧形密封槽,17-上辅助注胶孔,2-紧固件,3-下抱箍,31-下连接座,32-上定位台阶面,33-螺孔,34-下注胶孔,35-下辅助密封槽,36-下弧形密封槽,37-下辅助注胶孔,4-法兰,5-堵头,6-密封胶,7-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盐城市东诚亿管道堵漏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盐城市东诚亿管道堵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的壳体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