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碗形切边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56034.1 | 申请日: | 200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桂;郭乃兰;还伟海;徐昊楠;董新民;王仁昌;张乃扣;马一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趁新 |
| 地址: | 224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卷筒纸、薄膜、无纺布、织布等材料的纵向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卷筒纸、薄膜、无纺布、织布等材料在表面处理、复合、定型等加工时,为了去除侧边未加工处或使产品定宽,通常需要配备纵向切边装置。现有的纵向切边装置通常采用圆刀切边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圆刀易产生摆动,造成材料的切边不够整齐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并且,圆刀的刀刃磨损严重,需经常更换,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更好地对卷筒纸、薄膜、无纺布、织布等材料进行纵向切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切口齐整、切刀寿命长且更换方便的碗形切边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碗形切边机,其包括机座、托板、电机、电机齿轮、上传动轴、上齿轮、上碗形刀片、下传动轴、下齿轮和下碗形刀片;电机固定在机座上,电机齿轮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上、下传动轴呈上下设置地固定于机座纵板上;上、下齿轮分别活动地装于上、下传动轴上;电机齿轮、下齿轮和上齿轮依次啮合,构成一组齿轮传动副;上、下碗形刀片分装于上、下传动轴的右端面上,并且上碗形刀片的刀刃面的下部与下碗形刀片的刀刃面的上部相贴合,构成剪切副;所述托板固定地装于上、下碗形刀片中心所对应的底座纵板上。
工作时,待切边材料由输送机构传输至托板上运行时,电机得电其输出轴旋转,电机齿轮旋转并传递给下齿轮、上齿轮,带动下碗形刀片和上碗形刀片旋转,对待切边材料进行旋转剪切。
上述上传动轴上还设有包含调压螺母、压簧、导向座、导向销钉的弹性压紧调整机构;上传动轴则穿置在底座纵板的轴内;导向座通过其内孔套置于上传动轴的左侧并与机架相固定;调压螺母通过螺纹装于上传动轴的左端,压簧套置于上传动轴上且置于调压螺母与导向座之间;这样,通过转动调压螺母使压簧得到合适的预紧力,使得上碗形刀片的下部紧压住下碗形刀片的上部,并可消除因上碗形刀片、下碗形刀片磨损而形成的间隙,保证了旋剪的连续性;导向销钉固定在上传动轴导向座上,其顶端在上传动轴导向槽内,这既可在上传动轴导向槽内滑动又可防止上传动轴在上传动轴导向座的内孔里转动。
上述上、下传动轴为错位设置,上、下传动轴的轴线形成夹角α,上、下碗形刀片的刀刃面也对应形成夹角α。这就使得上碗形刀片与下碗形刀片成单点接触,象剪刀一样磨损少、寿命长,且切边齐整。
上述夹角α为0.5°~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切口齐整、适用范围广且安全高速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中:1为调压螺母、2为压簧、3为上传动轴、4为导向槽、5为导向座、6为导向销钉、7为螺钉、8为弹性垫圈、9为左轴承、10为上齿轮、11为上隔套、12为上碗形刀片、13为螺钉、14为弹性垫圈、15为右轴承、16为下齿轮、17为下隔套、18为托板、19为下传动轴、20为下碗形刀片、21为电机齿轮、22为键、23为紧定螺钉、24为机座、25为电机、26为下传动轴的轴线、27为上传动轴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6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紫外线去除水体中污染藻类的装置
- 下一篇:两用电动千斤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