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模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5949.0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7/06 | 分类号: | B22C1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206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模具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铸造手工生产过程中漏模模具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漏模生产是一种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与手工造型相比,其劳动强度低,起模平稳,产品精度好,所以在大多数的铸造生产厂家中普遍采用。基于厂家的条件和设计人员的思路以及产品的尺寸不同,漏模模具的结构不尽相同,特别是其驱动机构各式各样,有手动提升式,脚踏式和蜗轮螺杆式,但这三种结构的驱动机构,要么对产品尺寸大小方面适用性不广,要么结构太过笨掘,其制作过程繁琐,操作性不太适宜。因此,现有的驱动机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用各种尺寸大小模具的漏模驱动机构,充分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漏模驱动机构,包括漏模架和设置在漏模架上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带动模型运动的传动机构以及限制模型运动的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所述传动机构还连接有带动传动机构旋转的手柄,通过手柄带动传动机构,从而带动连接在传动机构上的模型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模型的传动齿条以及连接手柄的传动轴,在所述的传动轴上设有与传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通过人工旋转手柄使其带动传动轴以及传动齿轮运动,从而再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运动,便于了人们的使用,同时,延长手柄的长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上限位槽设置在齿条的下端,在所述漏模架设有与上限位槽相适配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设有连接漏模架的复位弹簧,当模型上升到上限位置时,即上限位槽经过复位杆时,带有复位弹簧的复位杆插入上限位槽内来限制轮动齿条的运动,从而固定模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最为方便快捷的齿轮齿条相配合的传动机构,不仅使模具上下运动平稳,而且通过手柄充分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用各种尺寸大小模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手柄;2-轴套;3-传动轴;4-下限位块;5-漏模架;6-托板;7-模型;8-上限位槽;9-传动齿轮;10-传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铸造手工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繁的漏模模具的驱动机构,其包括漏模架5和设置在漏模架5上的模型7,该模型7底部通过托板6连接有传动齿条10;在漏模架5上安装有带有传动齿轮9的传动轴3,该传动齿轮9与传动齿条10相啮合,该传传动轴3、传动齿轮9和传动齿条10构成整个驱动机构的传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模型7上下运动。
在传动轴3的端部通过轴套2安装在漏模架5上,其端部还连接有可带动转动轴3旋转的手柄1,通过人工旋转手柄1使其带动传动轴3以及传动齿轮9运动,从而再通过传动齿轮9带动传动齿条10上下运动,便于了人们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漏模架5上端部安装阻挡模型7向下运动的下限位块4,在传动齿条10的下端制出有上限位槽8,在漏模架5上安装带有自动复位弹簧的复位杆,该复位杆与上限位槽8相适配,当传动齿条10的上限位槽8运动到复位杆位置时,复位杆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将其插入到上限位槽8内,从而阻挡模型7继续上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按下手柄1,通过转动轴3带动传动齿条10转动,传动齿轮9带动传动齿条10上升运动并通过托板6驱动模型7升到上限位置时,自动复位杆插入上限位槽8中,限制传动齿条10的运动,从而固定模型7;将复位杆从上限位槽8中推出,模型7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落下,使模型7及托板6下落至下限位块4处,通过下限位块4阻挡了模型7的下降,从而完成整个驱动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适用各种尺寸大小的模具,对于尺寸较大的产品,由于较大模具,整个模型较重7,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延长手柄1的长度来减少作用于手柄1上的力,充分利用杠杆原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其操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尺寸大小的模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5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带连铸侧封板在线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打包扣制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