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内胆及薄型恒温水疗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5561.0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林玉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A47C27/12;A47C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2361 江苏省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胆 恒温 水疗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内胆以及一种床垫,尤其是涉及到一种PVC材料制成的水内胆以及薄型恒温水疗床垫。
背景技术
水床垫在现在的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使用工具,由于其冬暖夏凉的优点,普遍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水床垫渐渐代替了冬季里床上的电热毯、夏季里床上的凉席,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在市场上的水床垫也存在些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水床垫通过水来传递热量的,床垫的各个部位充满了水,睡在上面的感觉比较软,但是有些人喜欢睡硬板床,尤其是中老年人,针对这个问题,现有技术的床垫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目前市场的床垫大多是PVC材料做成的内胆,该内胆中填充适当的水,这种床垫的柔软度好,躺在上面非常舒适,也有的为了增加床垫的保温效果,在内胆中填充适度的棉质层,然后再填充水,但是这两种结构设计出来的床垫都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该床垫几乎全是填充的水,很柔软,非常容易变形,长期睡在这样的床垫上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2)由于该床垫容易变形,翻身时,几乎整个床垫都会跟着变形,从而影响同床其他人的休息;(3)有些人喜欢睡硬板床,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此,该床垫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安全性能较高的水内胆以及薄型恒温水疗床垫,该床垫比较适合睡硬板床的人,并且该床垫被分成若干独立的单元,各单元之间的变形对其他单元的影响不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内胆,包括上下两侧的PVC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内胆设置有进、出水口,该水内胆还包括PVC管,所述PVC管与上下两侧的PVC胶布熔接,水内胆的四周采用压接方式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增加舒适度及保暖效果,所述水内胆还包括隔热漂浮条状棉,所述隔热漂浮条状棉贯穿于PVC管中。
一种薄型恒温水疗床垫,该床垫包括水内胆,床垫外套,所述水内胆设置有进、出水口,该水内胆还包括PVC胶布、PVC管,所述PVC管与上下两侧的PVC胶布熔接,四周采用压接方式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增加舒适度及保暖效果,在所述PVC管内设置有贯穿PVC管的隔热漂浮条状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在冬季更好的调节床垫的温度,所述水疗床垫还包括加热垫,所述加热垫中设置有温度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实现更好的与上下层的PVC胶布熔接,所述PVC管为圆形管;所述进、出水口设在水内胆的同一侧或者分别设置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进一步保证内胆的密封性,防止水内胆漏水或者渗水,所述水内胆的外部设置有PVC材料制成的半活性防水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床垫外套包括外套上表层和外套下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进一步加强床垫的保温效果,所述外套下表层中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温层是棉层或者布层或者棉层和布层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舒适、健康一体的水内胆以及薄型恒温水疗床垫,注水后,本实用新型床垫的整体厚度在5cm-10cm之间,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实现了水内胆的均匀受热,通过带有温度控制器的加热垫对水内胆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床垫的温度范围;同时由于该床垫水内胆中采用设置PVC圆管的结构,使得床垫被分成若干独立的单元,能够把上面的人的压力迅速分解掉。PVC圆管中填充隔热漂浮条状棉,即保证了床垫不易变形又保证了床垫的舒适度,而且水的运动增加了对人体的局部按摩,促进睡眠,有益于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收藏,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广大的消费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薄型恒温水疗床垫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热垫,2、水内胆,3-1、外套上表层,3-2、外套下表层,4、温度控制器,5、进水口,6、出水口,7、PVC胶布,8、PVC管,9、隔热漂浮条状棉,10、半活性防水衬套,11、保温层,12、拉链,13、熔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林玉,未经刘林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5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气弹簧的粉尘动态循环试验设备
-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电池接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