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5256.1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勇;宋来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70;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特定 绝缘 本体 结构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测试并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当布置在电路板上的导体有高频信号流过时,通常要求对这些高频信号置于电磁屏蔽条件中进行处理,以使高频信号不会从这些导体中泄露且不会受外界噪声影响。为了在电磁屏蔽条件下从一电路板向此电路板之外(如另一电路板)传输高频信号,于是使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同轴电连接器来实现此功能。
中国专利ZL01125199.9公开了一种同轴电连接件和有该同轴电连接件的通信装置,其同轴电连接件的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该同轴电连接件包括上绝缘体A、下绝缘体B、壳体C、固定引出端D和弹性端子引出端E。其中,如图2所示,上绝缘体与下绝缘体之间仅通过下绝缘体上的凸台B1定位配合,而未紧固在一起,这样上、下绝缘体未成一体,不便于组装壳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该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可将上、下绝缘本体扣合成一体,便于组装,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用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外壳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可移动端子和固定端子,绝缘本体由上、下绝缘本体组成,上、下绝缘本体间定位配合,所述上、下绝缘本体间紧固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下绝缘本体间紧固定位配合是上、下绝缘本体间相互可拆卸固定卡制定位,所述上、下绝缘本体间相互可拆卸固定卡制定位的结构是:上绝缘本体的下表面边缘设有若干向下且径向具弹性的卡扣,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扣卡制入所述卡槽中。
所述卡扣的末端侧立面形成倒钩,倒钩呈背向卡扣中心设置,倒钩上面止挡于所述卡槽的底面。
所述倒钩朝向下绝缘体的底面形成有便于插入的导角。
所有卡扣以所述上绝缘本体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
所述固定端子具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可移动端子具有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的末端相抵触且两者之一的接触面上设有接触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下绝缘本体间紧固定位配合,这样实现了上、下绝缘本体间的固定连接,将上、下绝缘本体固定压接成一体,两者不会松脱,便于组装,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同轴电连接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现有同轴电连接件的上、下绝缘体间的定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特定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用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外壳体(图未示)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可移动端子3和固定端子4,绝缘本体由上、下绝缘本体1、2组成,上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边缘中部设有两个向下且径向具弹性的卡扣11,卡扣由上绝缘本体下表面边缘中部向下一体延伸而成且卡扣的下端为一具有干涉作用的倒钩111,倒钩朝向下绝缘体的底面形成有便于插入的导角,两个卡扣以所述上绝缘本体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下绝缘本体2上与所述卡扣11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卡槽21,卡槽是上下贯通的,所述上绝缘本体1上的卡扣11干涉卡入所述下绝缘本体2上所对应的卡槽21中,倒钩上面止挡于所述卡槽21的底面。即上、下绝缘本体通过卡扣和卡槽的相互卡合止挡来实现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
再如图3或图4所示,所述固定端子3具有固定接触部31,所述可移动端子4具有弹性接触部41,所述弹性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的末端相抵触且两者之一的接触面上设有接触凸起5,该接触凸起5可使可移动端子与固定端子的接触更稳定。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还有其他能够达到此目的的各种类似机构,本例不再一一举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5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