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嵌式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53986.8 | 申请日: | 200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46;H01R13/73;H01R13/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式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有效的达到尺寸上的窄化的内嵌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广泛地被运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电子元件之间的连结上。其随着时代不断地演进,而衍生出多种的态样,以及不同的运用范围,例如运用于主机板上。主机板上的连接器包括有多种规格,一般而言,所述类连接器皆是以底部贴于主机板表面,且两侧延伸出固定座、固定架、接脚、插座或端子来与主机板上的电路相互连结,进而令连接器稳固的固定于主机板上。惟,近年來电腦的效能需求日增,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数量提高,相对的主机板上的堆叠程度也越來越紧密。而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及方式,令其难以在尺寸上达到窄化,在此情況下,产生了使用上的不便,且影响到了主机板上的布局(overlay)。故如何将连接器有效的窄化,成了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内嵌式连接器,其可有效的达到尺寸上的窄化,以确保在主机板上占据最小的空间而便利电路的布局。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连接器,能供装设于一主机板上,其包括有:
本体,其前端形成有插孔,且所述本体两侧分别以内凹方式形成有贯穿至所述本体底部的固定槽;
两固定件,其分别呈片状,以嵌设方式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之内,且所述固定件底部具有结合结构,所述结合结构用以与主机板相互连结。
实施时,所述本体顶部内壁面上进一步形成有凹槽壁面,且所述本体的后端进一步形成有与所述插孔相通的多个端子孔;且
所述内嵌式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分别穿设于所述本体的端子孔之中,其中各端子顶部外缘呈缓坡状突出形成有一抵挚部,所述抵挚部抵顶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凹槽壁面。
实施时,所述本体的端子孔间进一步形成有卡合块;且各端子中间部为U型部,所述U型部能卡合于所述本体上的卡合块。
实施时,所述本体的固定槽的断面呈T形。
实施时,各固定件底部是垂直弯折而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能卡合于所述固定槽,并能勾固于所述主机板。
藉此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连接器无需于两侧延伸出固定座、固定架、接脚、插座或端子,反而以内凹的方式形成其用以固定的固定槽,因此,可进而便利其尺寸上的窄化,以减少其运用于主机板时占据的空间,便利主机板上电路的布局。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连接器也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具有抵掣结构的端子,其可稳固地结合于所述本体上。
附图說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外观剖面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0-插孔;11-端子孔;12-固定槽;13-卡合块;14-凹槽壁面;2-固定件;20-结合部;3-端子;30-抵掣部;31-ㄈ型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连接器包括有一本体1、两固定件2及多个端子3:
所述本体1前端形成有插孔10,而所述本体1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插孔10相通的多个端子孔11,所述本体1的两侧分别以内凹方式形成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断面呈″T″形,且贯穿至所述本体1底部,且所述端孔11间有卡合块13,且所述本体顶部内壁面上则形成有凹槽壁面14;
两固定件2,其分别呈片状,以嵌设方式固定于所述固定槽12之内,且底部垂直弯折而形成结合部20,所述结合部20可卡合于所述固定槽12避免固定件2晃动,并勾固于一主机板,令所述本体1稳固的固定于所述主机板上;
所述多个端子3分别穿设于所述本体1的端子孔11之中,用于电气连接至主机板;其中各端子3顶部外缘呈缓坡状突出形成有一抵掣部30,所述抵掣部30可抵顶于所述本体1的插孔10内的顶部凹槽壁面14,且所述多个端子3中间为一U型部31,所述U型部31可以卡合于本体1上的卡合块13,从而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使所述端子3稳固地结合于所述本体1的端子孔11之中。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连接器无需于两侧延伸出固定座、固定架、接脚、插座或端子,反而以内凹的方式形成其用以固定的固定槽12,因此,可进而便利其尺寸上的窄化,以减少其运用于主机板时占据的空间,便利主机板上电路的布局。
此外,并确保端子3与本体1之间的稳固结合,避免脱落而影响正常的作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就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3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