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矿二次爆破用药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3832.9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00 | 分类号: | F42B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二次 爆破 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爆破器材爆破用药包,具体地是一种地下矿二次爆破用药包。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地下矿山不合格大块二次爆破用药包,主要由炸药、壳体、引爆孔组成的简易药包,壳体为纸质或塑料制成。该药包结构较简单,但炸药能量利用率低,起爆器材安装、固定不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2108266,授权日1992年10月14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高效节能碎石药包”,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露天和地下矿山用高效节能碎石药包,包括壳体、炸药、密封盖,其特征是碎石药包壳体用纸质、塑料或其它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扁平状壳体内装有炸药,带有雷管点火孔的密封盖加盖在壳体上并嵌入定位槽内,用密封胶封口。其不足之处是药包采用普通结构,炸药能量利用率低,起爆器材需用胶布等进行加固,工序复杂,使用和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如何能够快速、简易、高效地使用制式药包,就成为一种需要革新的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联接方便,碎石效果好,炸药能量利用率高的碎石药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地下矿二次爆破用药包,结构有壳体(1),药柱(2),引爆孔(3),其特征是:圆柱形壳体(1)上部的顶盖(4)中心处开置有引爆孔(3),引爆孔周边设置有两对应的固定卡(5),在固定卡的顶部有凸起的止退块(6),在圆柱形壳体内装置有药柱(2),在圆柱形壳体下部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的聚能罩(7)。
圆柱形壳体(1)为圆锥形体。
并且、顶盖和固定卡可以是用抗静电塑料制成的整体;壳体和聚能罩也是用抗静电塑料制成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聚能罩,改善爆破效果,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引爆孔孔口部设置固定卡,固定卡的弹性止退块能有效防止起爆器材从引爆孔中脱落,提高了爆破网络的可靠性,简化了现场操作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上述各图中、1是壳体、2是药柱、3是引爆孔、4是顶盖、5是固定卡,6是止退块、7是聚能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地下矿二次爆破用药包。
具体结构为圆锥形壳体1上部的顶盖4中心处开置有引爆孔3,引爆孔周边设置有两对应的固定卡5,在固定卡的顶部有凸起的止退块6,在圆锥形壳体内装置有药柱2,在圆锥形壳体下部设置有圆弧形内凹的聚能罩7。并且、顶盖和固定卡是用抗静电塑料制成的整体;壳体和聚能罩也是用抗静电塑料制成的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3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牌固定底座
- 下一篇:可观察内腔的玻璃真空集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