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联体棚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1684.7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斌;张志军;刘连强;訾惠君;王玫;魏雪生;王文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18;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食用菌 生产 联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温室大棚(无论是生产蔬菜还是食用菌)主要是单体棚,即棚的前面是塑料膜覆盖在棚骨架上,后墙及左右侧墙为砖墙或泥土墙。首先这种棚重茬性比较强,蔬菜棚一般在秋、冬、春使用,食用菌一般可以全年使用,二者使用上只能顾此失彼;其次,蔬菜与食用菌生产的环境差异比较大,很难在同一温室大棚内生产;如果二者各自建棚生产,投资又比较大,且不能利用二者生长的协同作用,生产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温室单体棚不能同时生产蔬菜和食用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联体棚,该种棚不仅能够同时生产食用菌与蔬菜,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促进二者的增产,降低了投资,提高了收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棚分为两个主体部分:阳棚与阴棚,阳棚地面低于阴棚50cm。阳棚为蔬菜棚,座北朝南;阴棚为食用菌棚,座南朝北,二者共用一堵后墙,后墙上下均留通风口,通风口可开合,且有强制排风扇。棚的左右侧墙仍为加了保温层的砖墙。上下通风口呈“品”字形,通风口为40cm×40cm的正方形,中心间距为2.5m。下通风口下缘距食用菌棚地面10cm~20cm。第一个通风口距入口侧墙距离不低于1.5米。如此设计可有效的促进联体棚内的空气运动,为蔬菜与食用菌各取所需:蔬菜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出氧气;食用菌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同一棚体内空气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增氧或增二氧化碳的措施,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同时联体棚可有效的降低土建投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图。(见说明书附图)
图2是后墙通风口图。(见说明书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在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联体棚上,塑料膜封顶,后将蔬菜棚种入辣椒苗进行栽培,食用菌棚放置香菇菌棒进行出菇。辣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利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部分氧气通过上排风口进入食用菌棚,提高了食用菌棚氧气的浓度,促进香菇的生长。香菇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特别是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于密度比较大,逐渐向下沉降,部分会由下排风口“流入”到蔬菜棚,提高了蔬菜棚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辣椒的增长。如空气交流不畅时,可通过强制排风促进气体交换。二者在对气体成分上各取所需,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辣椒和香菇的产量,而且减少了各棚的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降低了成本。此外在联体棚内即可生产出辣椒,还可同时生产出香菇。
实施方式二:在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联体棚上,塑料膜封顶,后将蔬菜棚种入西红柿植株进行栽培,食用菌棚放置平菇菌棒进行出菇。西红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利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部分氧气通过上排风口进入食用菌棚,提高了食用菌棚氧气的浓度,促进平菇的生长。平菇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特别是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于密度比较大,逐渐向下沉降,部分会由下排风口“流入”到蔬菜棚,提高了蔬菜棚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西红柿的增长。如空气交流不畅时,可通过强制排风促进气体交换。二者在对气体成分上各取所需,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西红柿和平菇的产量,而且减少了各棚的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1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油基自催化多羟基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安全开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