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0087.2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祥;郑乃凤;刘换鱼;姜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23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控制阀。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各型高速动车组用备用空气制动装置均系国外进口产品,为打破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降低制造成本,真正实现高速动车组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需对高速动车组用备用空气制动装置研制开发。
备用空气制动装置与常用制动装置同时安装在动车组上,正常情况下动车组的制动操作由常有制动装置完成,当常用制动装置出现不能操控列车的故障时,方可使用备用空气制动装置。
DCF-1型空气控制阀是备用制动装置中的关键、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当使用备用制动装置中的制动阀对制动主管进行充、排风时,DCF-1型空气控制阀产生缓解、制动作用(缓解时将作用风缸的压力空气排大气,制动时向作用风缸充气),确保列车仍能有效的实施制动操作,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控制阀,用于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在高速动车组的常用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后,仍能对高速动车组实施制动操作,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内容是
一种空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上端有阀盖(4),阀体(1)下端有安装座(9),阀体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安装胶垫(10);在阀体(1)的上部的控制腔内有活塞(3),在阀体上部的控制腔内与活塞外之间有活塞套(14),在活塞外圆装有K型圈(2),在活塞中心内孔装有空心阀杆(5),活塞中心内孔和空心阀杆由螺母(15)紧固;活塞上端与阀盖(4)之间设有制动弹簧(7),活塞下侧设有缓解弹簧(8);在阀体下部空腔内设有止回阀(11)、止回阀下端设有止回阀弹簧(13),止回阀弹簧(13)下端有止回阀盖(12);止回阀盖(12)装在阀体的下端;在阀体下端在阀体下端设有三条空气管路:连通阀体上部控制腔和活塞下部的制动管(16),在制动管(16)口设有制动管充气限制堵(17);连通阀体中部空腔的作用风缸管(21);连通阀体下部空腔的通气管(24);
在空心阀杆上端设有缓解限制堵(20);在活塞套中间部位和阀体上端部设有压力室充气限制堵(18);在阀体右侧上端部设有连通阀体下部空腔的和阀体上部控制腔的充气限制堵(19);在阀盖(4)上端部设有滤尘器(6),在空心阀杆上端设有缓解限制堵(20),在阀体中部和空心阀杆外设有一空心阀杆导套(22),导套内设有密封O型圈(23)。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该阀为两压力机构的空气控制阀,具有一次缓解作用特性;该阀的活塞采用K型圈密封,在制动机阀类产品的设计中首次应用;本空气控制阀的无背压式止回阀可尽可能的缩小输出压力与输入压力差;该阀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整阀结构紧凑、体积小,装配、检修、试验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空气控制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
(1)阀体,(2)K型圈,(3)活塞,(4)阀盖,(5)空心阀杆,(7)制动弹簧,(8)缓解弹簧,(9)安装座,(10)安装胶垫,(11)止回阀,(12)止回阀盖,(13)止回阀弹簧,(14)活塞套,(15)螺母,(16)制动管,(17)制动管充气限制堵,(18)压力室充气限制堵,(19)充气限制堵,(20)缓解限制堵,(21)作用风缸管,(22)空心阀杆导套,(23)密封O型圈,(24)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控制阀,其阀体(1)上端有阀盖(4),阀体(1)下端有安装座(9),阀体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安装胶垫(10);在阀体(1)的上部的控制腔内有活塞(3),在阀体上部的控制腔内与活塞外之间有活塞套(14),在活塞外圆装有K型圈(2),在活塞中心内孔装有空心阀杆(5),活塞中心内孔和空心阀杆由螺母(15)紧固;活塞上端与阀盖(4)之间设有制动弹簧(7),活塞下侧设有缓解弹簧(8);在阀体下部空腔内设有止回阀(11)、止回阀下端设有止回阀弹簧(13),止回阀弹簧(13)下端有止回阀盖(12);止回阀盖(12)装在阀体的下端;在阀体下端在阀体下端设有三条空气管路:连通阀体上部控制腔和活塞下部的制动管(16),在制动管(16)口设有制动管充气限制堵(17);连通阀体中部空腔的作用风缸管(21);连通阀体下部空腔的通气管(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0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型轻质抗静电鞋底
- 下一篇:一种水下电能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