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9981.8 | 申请日: | 200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洪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0 | 分类号: | H01H1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一种安全开关,属于开关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开关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控制部件,其作用无非是保证电器电源的导通与截止,安全开关是一种保护与其连接的电器产品内部的电路不致因过载而导致电器损坏的装置,专利申请号:01269689.7,名称“安全开关”,它具有上方设置有压键的壳体,壳体底面具有第一、二、三接脚,第二接脚顶端设有可摆动的活动片,活动片一端可与第一接脚接触,压键底面突伸有定位柱,定位柱与活动片之间设置有弹力组件,且指示灯延伸有可与弹力组件及第三接脚接触的引脚。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弹力组件反复使用,出现弹力失效,容易出现活动片一端与第一接脚接触不良,导致电器供电不稳。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确保用电安全的安全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安全开关,包括压键、壳体、导电插脚、指示灯,指示灯位于壳体内压键下方,导电插脚包括第一导电插脚、第二导电插脚和第三导电插脚,壳体底面设有三处安装槽,分别为左安装槽、中安装槽和右安装槽,第一导电插脚、第二导电插脚和第三导线导电插脚分别嵌入左安装槽、中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指示灯第一引脚通过弹簧和电阻与第一导电插脚连通,指示灯第二引脚与第二导电插脚连通,壳体内壁左侧设有“V”形卡槽,壳体上左安装槽一侧设有柱孔,且柱孔内依次设有弹簧和电阻,电阻一端与第一导电插脚连通,其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指示灯第一引脚连通,第三导电插脚上端设有导电弹片,且导电弹片右端与第三导电插脚连接,导电弹片左端与弹簧片右端铰接,弹簧片左端位于卡槽内,压键左侧压头通过连接件与弹簧片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壳体内第二导电插脚上端设有下导电端,导电弹片左侧设有上导电端,且下导电端与下导电端位置对应。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壳体位于中安装槽一侧内壁上设有绝缘通道,指示灯第二引脚穿过绝缘通道与第二导电插脚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上导电端与下导电端为面接触,故接触面积大,确保电器电源输入安全接通与截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安全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安全开关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安全开关,包括压键8、壳体12、导电插脚、指示灯7,指示灯7位于壳体12内压键8下方,导电插脚包括第一导电插脚1、第二导电插脚2和第三导电插脚3,壳体12底面设有三处安装槽,分别为左安装槽15、中安装槽16和右安装槽17,第一导电插脚1、第二导电插脚2和第三导线导电插脚3分别嵌入左安装槽15、中安装槽16和右安装槽17内,指示灯7第一引脚5通过弹簧11和电阻10与第一导电插脚1连通,指示灯7第二引脚4与第二导电插脚2连通,壳体12内壁左侧设有“V”形卡槽18,壳体12上左安装槽15一侧设有柱孔19,且柱孔19内依次设有弹簧11和电阻10,电阻10一端与第一导电插脚1连通,其另一端通过弹簧11与指示灯7第一引脚1连通,第三导电插脚3上端设有导电弹片6,且导电弹片6右端与第三导电插脚3连接,导电弹片6左端与弹簧片9右端铰接,弹簧片9左端位于卡槽18内,压键8左侧压头20通过连接件21与弹簧片9连接。壳体12内第二导电插脚2上端设有下导电端14,导电弹片6左侧设有上导电端13,且下导电端14与下导电端13位置对应。壳体位于中安装槽16一侧内壁上设有绝缘通道22,指示灯7第二引脚4穿过绝缘通道22与第二导电插脚2连通。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9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