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喷杆电火花打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8943.0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赵运航;高浚;潘宝山;田海文;赵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电火花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喷杆电火花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进行加工的方法。它通过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断产生脉冲火花放电,靠放电时产生的局部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电火花加工微小孔有两种方法,即电火花穿孔和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
它们和其它加工方法相比,在微小孔加工方面有一定优势:①可以加工任何导电材料,不受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限制。②可在斜面上加工盲孔、深孔、斜孔及异型孔等。③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很小,对工具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较低,可加工直径小于等于的微孔。
但电火花穿孔存在问题较多。首先,使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孔精度及表面质量较差。其次,加工效率较低,每次加工都要装夹一次零件,造成人为误差。这也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
喷杆类零件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电火花打孔加工是喷杆加工的关键工序,每年有大量的喷杆加工任务,完成喷杆加工的关键是电火花打孔的精度和质量。原来每加工一个喷杆零件就需要一套打孔装置来完成加工,而且需要人工定位操作。一套装置的制造费用很高,这样就增加了加工成本。每次打孔都需要装夹多次才能完成整个喷杆所有小孔加工,这样无法保证零件小孔之间的位置要求,而且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很差。而且零件的精度没有可重复性,加工质量也极其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火花加工的孔精度差,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通用喷杆电火花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喷杆电火花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导轨、螺纹调整定位机构、角向调整定位机构和滑动打孔机构。在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形成三组滑道,在底座上的三组滑道上安装有螺纹调整定位机构,在底座上另一端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形成的滑道上安装有角向调整定位机构,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形成的滑道上安装有滑动打孔机构。
所述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上加工有螺钉孔和销孔,用固定销将导轨定位,用螺钉将导轨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底座的两端侧面安装有压条,压条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上。
所述的螺纹调整定位机构有一个第一支座,第一支座的底部为T形结构安装在滑道内,第一支座上部开有螺钉孔,在第一支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耳,第一固定耳上安装有第六螺钉,第一支座的中部加工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带有螺钉孔的第一衬套,第一衬套内安装有带螺钉孔的顶杆,顶杆的螺钉孔内安装有手柄螺栓,顶杆上部开有凹槽,在第一支座上面的螺钉孔内装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支座和第一衬套上的螺钉孔伸入到顶杆上的凹槽内,在第一支座的侧面安装有压盖,在压盖外侧手柄螺栓上安装有第一手柄,顶杆在第一支座外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定位套。
所述的角向调整定位机构有一个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下端承T字形结构固定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之间的滑道内,第二支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耳,第二固定耳上安装有第四螺栓,第二支座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衬套,在第二衬套内安装有第二插销,在第二支座外侧第二插销的下面安装有角向块,在第二支座的上部安装有第三螺钉,在第二插销端部安装有第二定位套,在第二定位套上安装有定位插销,定位插销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手柄。
所述的滑动打孔机构下端为T字形机构,上端带有悬臂,侧面安装有第三固定耳,固定耳上安装有第五螺钉,在上端悬臂的端部安装有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该装置后,通过X轴方向的无极限定位,以及管径可调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打孔过程中出现位置偏差问题,消除零件位置加工不一致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零件电火花打孔过程中一次装夹多位置打孔的问题。
此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使喷杆电火花打孔单件操作时间减少了40%,降低了单件加工成本,而且也节省了大量的制造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压路机钢轮减振连接装置
- 下一篇:用于色酚AS-BI碱洗水洗釜的除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