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8696.4 | 申请日: | 200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永春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 地址: | 1101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烤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烤肉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碳加热器来烤制食品的烤肉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通常使用的烤肉装置大都为电烤、燃气烤和碳火烤等几种。
这些传统的加热器利用碳火或燃气来烤肉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室内空气或引起中毒,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
另外,就电烤肉而言,不但存在加热温度低,需要加热时间长的缺点,同时存在着费电、效率低的问题。
近来,热效率比较高的碳加热器用于烤肉也已始被提及。但在使用碳加热器烤肉时,没有防止碳加热器热量向下方流失的措施,使得热量损失大。另外,对烤肉过程当中产生的油和肉渣等直接落到碳加热器上所产生的油烟,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存在着影响碳加热器发热量和寿命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烤肉装置。使碳加热器所发出的热达到最大极限,提高热效率,避免烤制肉品时产生的油或肉渣之类落入碳加热器引发油烟,从而使热效率和可靠程度得到更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烤肉装置,包括外壳和箅子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多个碳加热器排列安装在下方,这些碳加热器上方装有箅子I,所述碳加热器在与箅子I邻近且平行于箅子I的下方,按一定间隔平行排列。
所述烤肉装置,为了将碳加热器的辐射热向上方的箅子反射,在上述碳加热器下方还装有反射板。
所述烤肉装置,为使上述碳加热器的辐射热经反射板通过碳加热器排列间隔的空隙反射到上方的箅子,反射板设计成截面形状呈中央部位向上方凸起的上凸式结构。
所述烤肉装置,上述反射板的上凸式结构是,以其中央部位为基准两侧向下倾斜的直面结构。
所述烤肉装置,上述反射板的宽度设计成小于碳加热器直径。
所述烤肉装置,为了防止从箅子上落下的油或肉渣等异物直接落到下方的碳加热器上,在箅子I上设有,排列于碳加热器的正上方的正上方箅子,其宽度大于碳加热器直径。
所述烤肉装置,为了防止烤肉时产生的油或肉渣等异物夹在正上方箅子上,正上方箅子设计成截面形状呈中央部位向上凸起的上凸式结构。
所述烤肉装置,上述正上方箅子的上凸式结构是,以其中央部位为基准两侧向下方倾斜的曲面结构。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的烤肉装置,在距箅子较近处下方平行排列安装了多个碳加热器,在这些碳加热器下方装有反射板,并在碳加热器正上方装有正上方箅子。与箅子平行排列的碳加热器,基本上使发热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通过位于下方的反射板将辐射热向上方反射,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另外,避免了烤制肉品时产生的油或肉渣之类落入碳加热器上引发油烟,从而使本发明创造的热效率和可靠程度得到更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烤肉装置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烤肉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烤肉装置的概略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烤肉装置的纵断面图;
图5为本发明创造肉装置的碳加热器斜视图。
10:碳加热器 11:玄武岩纤维 12:线夹 13:导线
14:导电板 15:引线 16:石英管 20:箅子I
21:正上方箅子 30:反射板 40:外壳 50:箅子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烤肉装置,多个碳加热器(10)排列安装在下方,这些碳加热器(10)上方装有箅子I(20),碳加热器(10)在与箅子I(20)邻近且平行于箅子I(20)的下方,按一定间隔平行排列。
在此,上述碳加热器(10)作为一例,如图5所示,为包括:在浸渍于碳胶质溶液,形成真空的压力罐内,经过离心脱水、真空及烘干阶段,大量碳纳米粒子均匀分布、附着在全部纤维组织体而形成的多孔性玄武岩纤维(11),连接在多孔性玄武岩纤维(11)两端可以通电的线夹(12),焊接在各线夹(12)一端的导线(13),焊接在各导线(13)上的导电板(14),焊接在导电板(14)另一端的引线(15)以及从引线(15)两端将其拉紧并套在其上两端加以融压密封、内部真空的石英管(16)在内的长圆筒状。
在上述碳加热器(10)的下方,装有将碳加热器(10)的辐射热向上方的箅子I(20)反射的反射板(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永春,未经金永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