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筒双模对压式颗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8602.3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哲;李瞻;马勇;李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哲 |
主分类号: | B30B11/22 | 分类号: | B30B11/22;B30B9/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112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颗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机,尤其涉及一种辊筒双模对压式颗粒机。
背景技术
现在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各国积极开发可再利用的能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可开发新能源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仅农作物秸杆一项就有六亿吨以上,农民生活用掉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农作物的秸杆白白浪费掉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然而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设备开发进展缓慢,一、无标准,二、不定型,使我国现在对秸杆再加工装置的颗粒机都是单筒单模对生物质燃料挤压成型的,存在产量低,生产效率低,耗能高,而且技术不成熟,生产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筒双模对压式颗粒机,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辊筒双模对压式颗粒机,由下述结构构成:向主动轴传送动力的动力输出装置,主动轴的一端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套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一端,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上分别设有轴承,轴承设在轴承座内,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与轴承座和辊筒固定连接,辊筒外壁上设有环圆凹槽和进料孔,环圆凹槽设在进料孔的外侧,两个辊筒的环圆凹槽相互咬合。
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由下述结构构成:设在主动轴上的大皮带轮,与大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小皮带轮,小皮带轮设在大皮带轮的下方,小皮带轮设在电机输出轴上。
所述的主动轴与大皮带轮能过平键固定。
所述的主动轴上大皮带轮与小齿轮之间设有两个轴承。
所述的小齿轮侧的轴承设在一体固定板内,主动轴穿过一体固定板,小齿轮侧的轴承外侧设有轴承挡板,轴承挡板固定在一体固定板上,大皮带轮侧的轴承设在主动轴承座内。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分别设有大轴承和小轴承,轴承座为圆台轴承座,大、小轴承设在圆台轴承座的两端。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上设有加固套,加固套设在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内,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上加固套的外侧用螺母固定。
所述的两个加固套与两个螺母之间分别设有垫圈。
所述的两个垫圈与两个加固套之间分别设有加固板,两个加固板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体固定板,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的进料孔的入口为马蹄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由于是双筒对压使得辊筒转动动力提高,降低了磨擦阻力,机械磨损和能耗大大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动轴;2、小齿轮;3、第一驱动齿轮;4、第二驱动齿轮;5、第一驱动轴;6、第二驱动轴;7、轴承盖;8、辊筒;9、环圆凹槽;10、进料孔;11、大皮带轮;12、小皮带轮;13、皮带;14、电机输出轴;15、平键;16、一体固定板;17、轴承挡板;18、主动轴承座;19、大轴承;20、小轴承;21、圆台轴承座;22、加固套;23、螺母;24、垫圈;25、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哲,未经李成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刀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复合耐磨层的侧钻井扩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