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油泵的压力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47727.4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鲁荣培;金一永;车尚赞;朴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玄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16K17/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油 压力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油泵的压力调节器。
背景技术
压力调节器主要用于汽车电喷系统上,在汽车电喷系统工作状态下维持一定燃油压力和在汽车熄火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油路中存在一定的燃油压力,以便汽车再次启动时,缩短启动时间。现有的压力调节器结构:包括壳体球阀、内设有双层隔板密封,通过球阀开启油路,需球阀连接座安装,弹簧通过连接座连接球阀,隔板是橡胶材质,有一定的任性,脐带缓冲作用,以降低工作噪音,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油泵的压力调节器,它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燃油泵的压力调节器,包括壳体、端盖、与端盖相接触的阀体及弹簧,在端盖上开有进油孔,所述阀体包括导向阀套和阀芯,导向阀套安装于壳体内的端盖上,阀芯置于导向阀套内,与导向阀套间存在燃油流通缝隙,弹簧置于阀芯与壳体封闭端间。
所述的导向阀套为带有凸台的套筒型结构,导向阀套的外周面与安装位置的壳体结构相同,内周面均匀设有至少3个凸柱,凸柱的内切圆直径与阀芯的外圆周直径相等。所述导向阀套外径小的一端为带有至少3个导向柱的结构,凸柱设置在导向柱上。
所述的阀芯与端盖接触端带有凹槽,与弹簧连接端带有可容置弹簧的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阀套内套装阀芯,阀芯可在导向阀套内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使燃油在导向阀套与阀体间的缝隙流通,不仅使燃油的流通性好,而且结构简单。在与端盖相接触端的阀芯上开有凹槽,促进燃油流动;在与弹簧连接端的阀芯上开有环形槽,使弹簧便于安装固定。导向阀套内表面设有凸柱,使其内表面与阀芯间形成燃油流通缝隙,在导向阀套外径小的一端为带有至少3个设有凸柱的导向柱结构,在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节省了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向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6、端盖2、与端盖2相接触的阀体及弹簧8,在端盖2上开有进油孔1,端盖2上开有进油孔1,壳体6筒壁上开有出油口7,所述阀体包括导向阀套3和阀芯5,导向阀套3安装于壳体6内的端盖2上,阀芯5置于导向阀套3内,可沿导向阀套3上下移动,阀芯5与导向阀套3间存在燃油流通缝隙4,弹簧8置于阀芯5与壳体6封闭端间。进油孔1端通过进油管路连接油箱,出油口7端通过管路与燃油泵进油口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导向阀套3为带有凸台33的套筒型结构,导向阀套3的外周面与安装位置的壳体6结构相同,内周面均匀设有3个凸柱31,凸柱31的内切圆直径与阀芯5的外圆周直径相等,导向阀套3的内周面32与阀芯5的外周面51间形成燃油流通缝隙4。所述的阀芯5与端盖2接触端带有凹槽52,与弹簧8连接端带有可容置弹簧8的环形槽5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燃油经壳体6端盖2的进油孔1流入,当流入油压达到电喷系统标称压力时,燃油推动阀体的阀芯5在导向阀套3内沿导向柱31向上压缩弹簧8移动,使燃油在导向阀套3与阀芯5间的缝隙4流通,经壳体6上的出油口7流出至燃油泵;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不需燃油供给,流入油压小于电喷系统标称压力时,阀芯5在弹簧8作用下向下运动至阀芯5与端盖2相接触,燃油停止流动。
实施例2: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导向阀套3外径小的一端为带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3个导向弧柱34的结构,凸柱31设置在导向弧柱34上。
实施例3: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2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导向阀套3外径小的一端为带有沿圆周均匀设置的4个导向弧柱34的结构,凸柱31设置在导向弧柱34上。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导向阀套3内周面均匀设有4个凸柱31,凸柱31的内切圆直径与阀芯5的外圆周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玄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玄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7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