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960.0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閤明洲;张晓辉;丁良诚;胡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领域的实验、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实验、生产设备的自动升降装置,主要用于旋转蒸发仪,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自动升降的实验仪器中。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仪的机械结构主要有升降装置、旋转机构、加热冷却系统等组成,其中升降装置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另一种为自动。
手动升降装置使用起来不方便,基本结构一般有三种:一是利用杠杆原理撬起,其弊端是太笨拙,容易卡死,还需要固定住升降的位置;二是利用滑动丝杠,顶端装上手轮后用手摇动升起,其弊端是润滑不好的话就很费力,升降速度慢;三是直接单纯使用气弹簧顶起,其弊端是行程有限、锁紧手柄容易打滑、升降结构也容易晃动。
自动升降装置的一般结构是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驱动直接采用步进电动机带动和自锁。这种结构升降时噪音大,成本高,维护不便,制造难度相对大。
以上手动升降装置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蒸发工作中突然停电时,蒸发瓶没有及时抬起,样品就很容易过热,达不到浓缩的效果。有的自动升降装置甚至在停电时根本就抬起不了,只有通电后才可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装置,用较常见的机构组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自动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手动升降装置存在的使用起来不方便,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蒸发工作中突然停电时,蒸发瓶没有及时抬起,样品就很容易过热,达不到浓缩效果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自动升降装置存在的升降时噪音大,成本高,维护不便,制造难度相对大,以及停电时根本就抬起不了,只有通电后才可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驱动装置、升降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限位机构,导向机构安装在底座上,在该导向机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装有限位机构的上机械限位块和下机械限位块,在该导向机构的中部装有升降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箱、电动机和电磁离合器,在该减速箱内装蜗轮蜗杆机构,电动机采用电容式单项异步电动机,该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蜗杆同轴连接,该蜗轮蜗杆的蜗轮轴与电磁离合器的转子同轴连接,该电磁离合器的固定座和减速箱安装在一立板上;所述的蜗轮轴的输出端由深沟球轴承定位并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所述的升降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的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缠绕在一钢丝轮上的细钢丝和上下伸缩的气弹簧,该钢丝轮固定在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的动摩擦片上,该动摩擦片与所述的转子一侧相邻;该气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气弹簧座上,该气弹簧座安装在所述的底座的下面,该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细钢丝的下端与安装在底座下的用于调整钢丝松紧的张紧块连接,该细钢丝的上端与所述的上机械限位块连接。
所述的细钢丝外层包裹一层塑料膜。
所述的导向机构是竖直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的两根平行的直线光轴和两对装有一定间距的直线轴承滑块组成,每一该直线轴承滑块均通过安装在其内的直线轴承滑动装于直线光轴上;该两对直线轴承滑块连接在所述的驱动装置上。
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上、下电气限位开关,该上、下电气限位开关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立板的上、下端;所述的上机械限位块、下机械限位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直线光轴顶部和下端。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的内孔直接装在所述的涡轮轴的输出端,其电磁离合器的固定座与转子之间留有0.3~0.8mm的间隙。
在所述的驱动装置的减速箱体上面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蒸发仪旋转机构的安装孔。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安装在所述的两对直线轴承滑块之间,并固定在立板上;所述的立板和减速箱的箱体由硬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靠点动电动机正反转即可轻松实现升降,而且断电还可以自动抬起,方便用户操作,这一点对实验尤为重要。占地空间小,结构紧凑。购置材料成本低、容易实现,比其他能实现此功能的技术难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件的主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旋转蒸发仪主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