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6829.4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甘庆明;杨华;徐永高;赵振峰;杨承宗;黄伟;郭方元;桂捷;李楼楼;樊松;朱洪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旋转 电机 驱动 采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杆采油,是一种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适用于定向井、斜井易发生杆管偏磨的采油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采油中,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系统以其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靠耐用、适应性广等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约占人工举升井数的90%左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存在固有的往复偏磨问题。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泵挂的加深和特殊轨迹井的增多,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次,过多的传动环节、以及需要克服抽油杆本身重量及弹性变形要消耗一部分功率,最终导致抽油机有杆泵系统效率降低、维护工作量加大,增加了原油的开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实现井下电机驱动抽油泵举升原油。与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相比,从根本上消除了杆管偏磨问题,减少了传动环节,提高采油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主要由压力平衡装置、三相异步旋转电机、机械转换机构、下缸筒和下堵头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力平衡装置包括上隔环、呼吸孔、平衡活塞和上缸筒,上缸筒顶部有螺纹,能与油管连接,上缸筒壁上开有呼吸孔,在上缸筒内有平衡活塞,平衡活塞套在电机轴的外壁上。上缸筒的下端固定有三相异步旋转电机,三相异步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中心有轴向通孔,电机轴上端延伸到上隔环以上。在三相异步旋转电机的下端固定有下缸筒,下缸筒的下端固定有下堵头。机械转换机构在下缸筒内,机械转换机构包括联轴器、螺母和丝杠。联轴器上端与电机轴下端连接,联轴器下端与螺母上端连接。螺母与丝杠采用螺纹配合,丝杠的下端穿过下堵头中心孔。
为了提高密封性,在丝杠与下堵头之间有密封圈。
相异步旋转电机5由端盖、电机外壳、定子和转子四部分组成,电机总长2.2m,电机外壳外径108mm、内径98mm。定子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组成,定子铁心用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定子绕组线为直径2.5mm的圆铜线。转子由转子铁心和转子绕组组成,转子铁心用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转子绕组采用笼形绕组,即在转子铁心的每一个槽中插入一根铜导条,在铜导条两端各用一个铜环把导条连接起来,铜导条直径5.3mm。装配时将三相异步旋转电机5的端盖用螺纹连接在电机外壳的一端,然后将定子装入电机外壳中,再将转子插入定子中心孔中,最后在电机外壳的另一端用螺纹连接端盖。
简述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有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压力平衡装置起到平衡压力差作用,确保系统内外的压力平衡。三相异步旋转电机5在系统的中部,通过电缆供电产生旋转运动。机械转换机构在系统下部,通过与电机轴6连接的螺母8将电机轴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丝杠10的往复直线运动。螺母8与联轴器7连接做旋转运动,丝杠10做直线往复运动。丝杠10做直线往复运动能带动下部的抽油泵柱塞往复运动,把地层的液体抽汲出来。丝杠10和电机轴6均设计有中心孔,井下液体能通过丝杠10和电机轴6的中心孔,进入到上部油管内,最后到达地面。
上行程时,三相异步旋转电机5正向旋转,通过联轴器7带动螺母8正向旋转,丝杠10向上运动,丝杠10下部连接的抽油泵柱塞上行,固定阀打开、游动阀关闭,完成抽油泵的吸入过程;下行程时,三相异步旋转电机5反向旋转,通过联轴器7带动螺母8反向旋转,丝杠10向下运动,抽油泵柱塞下行,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完成抽油泵的排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将旋转电机置于井下,通过丝杠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抽油泵实现举升抽油。与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相比,取消了抽油杆,从根本上消除了管杆偏磨问题;实现了电机轴到抽油泵柱塞的“零传动”,消除了冲程损失,有利于提高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应用数控方式调整运行参数,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不需要抽油机、井口占地面积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隔环,2.呼吸孔,3.平衡活塞,4.上缸筒,5.三相异步旋转电机,6.电机轴,7.联轴器,8.螺母,9.下缸筒,10.丝杠,11.下堵头,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外径108mm、长度6.7m的井下旋转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完井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管柱
- 下一篇:双级密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