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6774.7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峰;徐松;张文彬;何刚;杨光伦;孙可;余学虎;王一民;侯石岩;孙永来;谭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10007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通信 接口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铁路系统中,列控中心是CTCS(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安全设备,用于根据调度命令、进路状态、线路参数等产生进路及临时限速等相关控车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及轨道电路传送给列车。其中,列控中心系统平台包括A系统和B系统两套子系统,构成双机热备系统。
其中,主处理设备(Main Processing Unit,MPU)是列控中心的核心设备,现有技术中,主处理设备为串行总线结构,且为集中控制板,外部接口板都为非智能控制板。所有的逻辑运算、时序控制等处理都由主处理设备来完成。例如,主处理设备在从外部接口板接收到数据时,首先都需要进行协议转换等处理,然后再进行数据的逻辑运算,因此,主处理设备的性能相对较低,处理能力富余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能够完成MPU板对外通信的协议转换,增加了MPU处理能力的富余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中心处理器CPU子系统及一个外部同步时钟,各CPU子系统具有各自的CPU、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及CAN总线,各CPU之间具有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中,
所述中心处理器CPU,用于对从CAN总线或ISA总线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
所述双口RAM,用于对各CPU的协议转换结果进行交叉比较;
所述ISA总线及CAN总线,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一致时,将各自的协议转换结果输出,并输出生命信号;
所述外部同步时钟,用于推动输入输出各CPU的数据保持同步。
优选的,所述CPU的每一路CAN通过高速光耦隔离后通过驱动芯片连接到总线上,每一路CAN单独采用隔离电源供电。
优选的,还包括:
总线切换电路,用于接收到通道切换信号时,进行总线的切换。
优选的,每个CPU都集成有两路异步串口UART,其中一路异步串口UART1作为调试接口引出到面板上;另一路异步串口UART2作为备用通道连接到后母板上。
优选的,各CPU之间还包括同步串行接口及输入/输出信号接口,其中,
所述同步串行接口采用双工通信模式,用于传输同步握手信号及控制信号;
所述输入/输出信号接口用于各CPU交换工作状态。
优选的,各CPU还集成有另一同步串行接口,与对应系通信接口设备中CPU的同步串行接口总线相连,用于交换双机的握手信号和同步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
通用输入/输出GPIO信号接口,用于与主处理设备上对应的CPU交换握手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
电源转换模块,用于母板输入的电源转化为所述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所需的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的通信接口设备,能够进行对MPU或其他外部接口板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同时具有至少两套CPU子系统,能够实现二取二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能够使原来集成在MPU板上的协议转换功能独立出来,这样,MPU板就可以在接收到数据后直接进行逻辑运算处理,而不用再进行协议转换等处理,因此,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增加MPU处理能力的富余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控中心通信接口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器间通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机数据交换通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步串口接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GPIO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模块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坠落式液压油缸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电阻式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