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735.7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左涛;樊建中;马自力;魏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粉末 连续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雾化粉末制备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雾化制粉的一般过程可以描述如下: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或合金从熔炼坩埚中倒入中间包,然后通过导流管进入雾化罐。同时,气体冷却介质从喷嘴中以一定速度和一定角度喷出,撞击到金属液流上。金属液流在气体冷却介质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破碎成细小的液滴,在雾化罐内冷却为粉末,最终进入收粉罐。从上述气雾化制粉总体过程来看,气雾化制粉具有环境污染小、粉末球形度高、氧含量低以及冷却速率快等优点,这种制粉方法已经成为目前生产高性能金属粉末和金属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减小粉体氧化程度往往要等到粉体冷却至室温才能更换收粉罐出粉,而这一降温过程依粉体种类及具体生产工艺条件不同可高达40分钟以上,造成生产效率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可以连续的收集气雾化粉末,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呈中空箱体结构的收集室,收集室的顶部一端设有与其相通的入粉口,对称的在收集室的顶部另一端设有与其相通的可密闭的出粉口;收集室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固定的摇把,且摇把的输出轴伸入收集室并固定于收集室的底部中心位置,输出轴上设有水冷旋臂;水冷旋臂的端部设置收粉罐。
所述收粉罐正对与收集室相通的入粉口。
所述水冷旋臂与收粉罐一一对应,数量在2-10个之间;优选的,水冷旋臂及收粉罐的数量为8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的结构简单,能连续收集气雾化粉末,显著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整个粉末收集过程是处于本实用新型的封闭腔室内进行的,不会造成粉体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入粉口;2-收集室;3-摇把;4-输出轴;5-水冷旋臂;6-收粉罐;7-出粉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下面通过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气雾化粉末连续收集装置包括呈中空箱体结构的收集室2,该收集室2的顶部一端设有与收集室2相通的入粉口1,对称的在收集室2顶部的另一端设有与收集室2相通的可密闭的出粉口7,该收集室2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摇把3,该摇把的输出轴4伸入收集室2并固定于收集室2底部中心,输出轴4上设有水冷旋臂5,水冷旋臂5的端部托有一一对应的收粉罐6,收粉罐6正对与收集室2相通的入粉口1,
在实际实施时,设置水冷旋臂5及收粉罐的数量为优选的8个。
下面以气雾化制备铁镍粉末为例来描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本实施例中旋臂及收粉罐的数量为8个,编号为6-1、6-2......6-8。收集室2通过入粉口1与雾化罐相连接,出粉口7处于密闭状态,收集室2内部为雾化气体氛围(氩气或氮气)。雾化过程中,气雾化粉末通过入粉口1落入正对入粉口1的收粉罐6-1中。雾化结束后,摇动摇把3,通过输出轴4带动水冷旋臂5转动45度,令收粉罐6-2正对入粉口1即可准备第二次雾化,以后每次雾化结束后依次摇动摇把3,每次旋动45度即可实现连续收集气雾化粉体。当第7次雾化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确保第7炉次粉末冷却后,打开出粉口7,摇动摇把,依次取出收粉罐,完成出粉。实践中,通过本实用新型连续收集气雾化粉末,将每班次的气雾化生产率提高了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的结构简单,能连续收集气雾化粉末,显著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整个粉末收集过程是处于本实用新型的封闭腔室内进行的,不会造成粉体氧化。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床的无级变速装置
- 下一篇:耐磨锌合金铸件的铸模